第七二六章公然抗命
    “李部长,你想怎么做?”
    乔孟恩作为全旭的嫡系人马之一,他自然猜测到了李信想要劝进,让全旭成为皇帝。这一点,不仅仅是乔孟恩自己,包括全家军整体,甚至整个商国,无论工人还是百姓,或者商人,学生,几乎所有人都赞同这一点。
    从周遇吉被朝廷坑死,他们想到了很多,大明仅仅在辽东这个旋涡里坑死了多少人?远的不说,赵率教可是对大明朝廷忠心耿耿?
    一样被坑死了,三屯营总兵官朱国彦,喻成名、吴贡卿、史凤鸣、李克泰、杜松、包括李如松、张承胤,死在辽事之中的三十多位高级将领,哪一个是朝秦暮楚?还不是对大明朝廷忠心耿耿?
    他们只不过是不愿意同流合污,被各种手段给坑死了,不是大明没有名将,不是明朝将领不能打,关键是能打的都死了啊。
    李如松作为李成梁的儿子,继承了李成梁的家底,就算能力不如李成梁,压着建奴不成问题,但是,他的死,至今没有公正的说法,只是一桩历史悬案。
    虽然朝廷没有明确的说法,事实上,这些明末时代的见证者,他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们为大明的武将不值。
    特别是全旭在辽东公开为土木堡翻案,当时李信就是负责人,他深知随着调查的深入,大明文臣在里面充当了多少不光彩的角色。
    李信望着乔孟恩道:“我们玩一把大的,你们怕不怕?”
    “怕什么?”
    “我们这算是忤逆了王上的意思,别说升官发财,弄不好会被斩首,或者诛连九族!”
    乔孟恩不以为然的笑道:“我都说了,我光棍一条,我这条命就是王上给的,没有王上,崇祯元年的冬天,我就与我娘一样,不是冻死就是饿死了,现在多活了八年多,每一天都是赚的,再说了,王上要我的命,我亲手送给他!”
    “既然如此,那就好!”
    李信道:“现在用王上的电台,通知全军,各师、各旅、各团少校级别以上军官,参与此事,让第十六师和第七师,暂时停止北上,通知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命令海军陆战队的四个旅,立即北上!”
    ……
    随着皇太极靠近北京越来越近,甚至清军前锋哨骑开始出现在广渠门外,这个时候,温体仁也不再掩饰。
    他们大大方方的把这次北伐军战败的消息宣布出去,当然,他们还会加油添醋。
    事实上,崇祯皇帝所率领的北伐军,总共只有十三万五千余人,征调北直隶顺天府、保定府等六府共计约八万余民夫,共计二十一万八千余人。
    然而,在他们这些文臣里宣布,崇祯皇帝所率领的北伐军多达五十万人马,现如今这五十余万人马,外加三十余万民夫,共计八十余万人死伤殆尽。
    另外,他们还像周天子抹黑帝辛一样,开始编造崇祯皇帝的黑料,比如说崇祯皇帝荒淫无度,每到一地,便令地方官员搜罗民间美女,供其淫乐,甚至要求众将领将自家妻妾献出来供他享用;
    天地良心,光凭私德这一块来说,崇祯皇帝可以说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中的典范,他生活简朴,粗茶淡饭,就连衣服破了也不舍得穿新的,别说跟皇帝比,就算跟全旭比,全旭也算上奢靡无度了。
    全旭每一个月在生活上的开销,比崇祯皇帝多十倍不止,要知道全旭家中可没有多少人,而崇祯还有一个庞大的皇宫需要供养。全旭向来都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能坐着,绝对不站着,对躺着,他绝对不坐着。
    然而,就算是圣人,因为文臣们掌握着话语权,他们照样可以把崇祯黑得体无完肤。
    据据说崇祯在北伐途中每到一地就派出大批爪牙搜罗奇珍异宝,所搜刮的奇珍异宝足足装了一千多车;
    据说,崇祯皇帝想要吃雀舌,一顿饭就宰杀上万只鸡……
    据说,崇祯皇帝出了长城,嫌天气闷热,不顾前线正在血战,发动数万民夫为他修筑寒宫!
    那暖宫琉璃作瓦,玉石为墙,黄金铺地,明珠为饰,凿冰降温,这座寒宫,东西长千丈,南北阔五百丈,高达百丈,万余名歌妓伶人置身其中仍然显得很冷清;
    又将江南的奇花异草移植过来…通过他们的宣传,大家头一回知道,原来他们的皇帝是一位了不起的土木工程师,短短一个月就能在张家口建起一座相当于北京皇城那样大、高度的宫殿;
    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文臣总结起来就是:北伐之所以会失败,完全是因为崇祯荒淫无度,宠信宦官和军阀,听不进他们这些正人君子的逆耳忠言,如此昏君不败,还有天理吗?
    末代皇帝就是拿来黑的,这话一点都没错。一个月之内建起一座长千丈,宽五百丈,高百丈的宫殿,就算在工业化程度相当的辽东,全旭也做不到。
    更别提崇祯皇帝了,稍稍有点常识的人都不会相信,不过,你不信不要紧,一代代御用文人反复加工,反复炮制加料,迟早有一天你的子孙后代会信的,你的子孙后代信了就行了。
    当然,现在也没有人去追究这些私货是否合乎逻辑了,因为更加可怕的灾难已经袭来:
    清军浩浩荡荡的直奔京在而来,皇帝北伐生死未卜,京津一无可战之兵,形势危殆到了极点,这个老迈的王朝如同一株朽木,在风雨之中剧烈摇晃,随时可能倒下。
    这无疑是卑劣者的狂欢,忠贞者的末日,消息传开,举国震骇!
    所有人,不管是盼着改朝换代还是希望存危续亡的,都把目光投向南方。
    全家军是唯一的变数,唯一的希望,值此数百年未有之变局,天崩地裂之危机,他们会怎么做?
    他们还能力挽狂澜吗?
    令人诧异的是,一向以“不动如山,侵略如火”著称的全家军在此天崩地裂之际非但没有像以前那样快马加鞭迎难而上,反而纷纷停止了前进。
    原本已经抵达真定府境内的全家军第七师,不仅没有前进,反而后退,一直退到石门、衡水一带,就连嗷嗷叫着,想要荣立战功的全家军新编第十六师反而退到了河间府的吴桥一带。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一幕让人回想起了侯景之乱,侯景叛军包围南梁帝都,各路援军心怀鬼胎徘徊不前,坐视叛军攻陷帝都,南梁灭亡,最终将江南富庶之地变成了十室九空的人间地狱!
    这段悲剧似乎要重演了吗?
    其实,全家军并非没有动作,他们派出了数百上千支工队作,这种工作队有几人或者十几人组成,都是能言善辩,能说会道的人,他们引着百姓浩浩荡荡的南下或者东进。
    大名府的全家庄镇与大泥淀的全家山庄,都打开了仓库,将平时储备的粮食、物资拿了出来,沿着南下之路,修建了一座座临时性的堡垒,这种堡垒的占地面积通常不大,由数十亩或上百亩地不等。
    每隔二十五里或三十五里,就会设立一座这样的堡垒,堡垒在官道上设立了粥棚,里面熬着一锅锅热气腾腾的茶汤、肉粥,南下逃亡的百姓渴了累了,随到随吃,不用钱的。
    这些不大气眼的汤粥棚让百姓不至于在路上饿死或者累死,当然,也有人引领这些百姓西进,在全家军骑兵和步兵的掩护下,向河套方向前进,在那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工地。
    商军的建设部和铁道部的工匠带领着百姓,开始修建铁路,就连大名府的铁路也开始向京城方向修建,山东方向也是如此。
    全家军似乎忘记了皇太极正在进攻京城,似乎忘记了现在正是天崩地裂之际,南下或西进的百姓,何止百万,消耗的粮食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过,商国组织了大量的车队,不仅仅辽东方向征调了一百五十万人参与运输,同时,各大马车厂也抢班加点,全速制造着四轮或两轮马车。
    刚刚下线的马车,连油漆都没有完全干,就被装上铁路,直接运到旅顺港口,经过港口运输到登州,同时,成千上万的运输船,也运输着吕宋、台湾、琼州府,包括中南半岛红河平原的大米。
    红原平原的粮食种植已经形成了规模,大米也早已堆积如山,再不消耗下去,红河平原的百姓该哭了,他们祖祖辈辈还没有偿到粮食吃不完,为了处理粮食而发愁。
    现在全家军南方的两个师八个旅,将近八万人的部队,需要的炮弹和子弹是一个海量数字,在后世可以用几十辆重卡拉着就走了。
    在这个时代,可是非常要命的,只能采取尽一切办法,把粮食、药品、子弹和炮弹运输上去。
    这么做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却让观望的人感觉有些不理解。
    全旭身体出了一些小问题,这主要是休息不好,加上张家口昼夜温差太大,一场雨之后,整个人感觉昏昏沉沉的。
    但是,李信再怎么暗中动作,他不敢隔绝全旭对外的消息往来,那些情报信息可以堆在他的案头,却没有敢直接弄没了。
    苏音看到第七师和第十六师的动作,有些不解,就询问三娘,三娘也不知道,仅仅拖延了两天,就直接向全旭询问。
    全旭接到情报,顿时勃然大怒:“这是公然抗命,他们……他们这是到底想要干什么?造反吗?”

章节目录


我在明末有套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tx程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tx程志并收藏我在明末有套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