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岛就在金州湾的口子上,地理位置极佳,到金州和旅顺都非常方便。
王福来作为后勤司的主官是第一批到达的人,他要负责建设前进基地,为后续的部队提供营地。
三山岛面积不大,平地更是稀少,也没有合适的港口,大船根本靠不了岸。所以王福来的任务非常重,他需要利用每一个地方来安置人员和物资,要知道这次兴汉军出动的军队和民夫有几万人,一点都马虎不得。
因为船只紧张,人员和物资根本不能放在船上,他们需要来回跑才能完成运输任务。
王福来的首要任务是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修建一个简易码头,方便物资和人员转移。
王福来是鲁若麟老乡中非嫡系出身爬的最快的了。这主要得益于他小时候进过学,又在卫所任职过一段时间,眼界和起点比其他的乡亲高的多。
自从加入到鲁若麟的队伍后,王福来一直在参与后勤方面的工作,积累了很多的工作经验。对于学习也意外的非常积极,小时候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没有读太长时间,他一直觉得非常遗憾。现在有了重新学习的机会,他如饥似渴的投入到了学习中。
拼音确实是个好东西,配合兴汉军发行的《三千常用汉字》,只要学会了拼音,完全可以自己学习认字,完成基础的识字认字。
得益于拼音的大规模推广,兴汉军治下民众的文化素质是非常高的。除了一些老年人,孩子们都在学堂学习,不用担心识字问题。年轻人则会强制要求在各个扫盲班学习拼音和汉字。不求他们能够有多大的学问,能够独立识字认字就可以了。
为了辅助学习,使得更多人可以自学,兴汉军特意找人编撰了《三千常用汉字》,上面对常用的汉字都进行了注音,以及这个字的意思和常用词组,只要懂拼音学会搜索就可以学习汉字了。
王福来通过扫盲班学会了拼音,然后通过《三千常用汉字》学会了以前不认识的字,应付平时的公务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毕竟又不需要王福来做诗词文章,能够看懂往来公文就可以了。
兴汉军的往来公文都是用白话文来写的,力求简明扼要,抛去了一切繁文缛节,标点符号的应用让只要是识字的人都能够明白文章的意思。
王福来从最开始在后勤司的小官做起,能力一步步得到提升,也得到了鲁若麟的认可,在最近的机构调整中被提拔为后勤司司长,算是鲁若麟的心腹了。
后勤有多重要就不用说了,哪怕鲁若麟再想用自己人,能力不到鲁若麟也不敢随便许人,好在王福来确实能够胜任。
“司长,岛上平地太少,很多营地和仓库需要建设在山地上,施工难度太高了。”后勤团的团长高福查勘了现场情况后跑来向王福来报告。
“只是临时营地,不用花太大的功夫,山坡上也能住人。去把粮食和水泥挨着山坡堆起来,做成平地,上面还可以睡觉。不过要注意防水、防雨、防潮,别让物资损坏了。”王福来临机一动,决定依照山势堆放物资,即解决了仓库问题,也有了更多平地安置人员。
反正只要能临时住人就可以了,完全可以在这些大宗物资上面搭帐篷。等到部队出击之后再把物资运出去,两不耽误。
即使这样,临时营地的建设依然工程量庞大。好在第一批来的人都是后勤团和建设部队,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出发前后勤司就采购了大量的各种帐篷,减少了非常多的工程量。
也就是白翎岛纺织也发达,才有能力生产如此多的帐篷,换成其他地方,根本就生产不过来。
如此多的人员在三山岛活动,如果仔细观察还是能够发现端倪的。可惜满清对自己的陆战能力极端迷信,自身水军又是一片空白,要不是收拢了一些大明的降军,带来了一些水军和船只,根本就不会有海上力量。
所以满清都是将力量收缩在内陆,沿海完全放弃了,所以海防完全没有,任由兴汉军不断向三山岛转移兵力。
兴汉军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把兵力全部从白翎岛运到了三山岛,几个小岛上全部挤满了人,还有很多大型设备只能放在船上。
这个时候,满清的入关大军已经破长城入侵进了大明京师。
大明京师还没有从崇祯九年的攻击中恢复过来,满清又来了。而且这次的规模更大,准备也更加充分,很快就在京畿大地上肆掠起来。明军根本就不敢应战,更加增长了清军的嚣张气焰。
清军大肆分兵,完全不将明军放在眼里。而明军也确实窝囊的很,大部分都龟缩在城池里等待清军攻击。城池之外的地方几乎就完全放弃了,任由清军劫掠。
原本应该迎击清军的卢象升部又不断被分兵,丧失了克制清军的能力。历史上卢象升就是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被清军围攻,壮烈殉国的。而离卢象升不远的明军主力坐视不救,后来更是被吓的一哄而散,表现的极为拙劣。
对于卢象升鲁若麟是非常佩服的,能文能武,编练的天雄军战斗力极佳,而且是为数不多的敢主动攻击清军的部队。
出于对卢象升的喜爱,鲁若麟心中的名将收集癖发作,也是为了打击清军,鲁若麟命令驻扎天津的第一师一旅黄济部跟随卢象升作战。
黄济部因为背靠天津,人力资源异常丰富,几乎只要竖起招兵旗,就有源源不断的人前来投军。
不过兴汉军的招兵标准一向是非常严格的,只招收品性好、身体健壮的。即使如此仍然有非常多的人想要进去混口饭吃,或者奔一个前程。
黄济部在天津一带的名头是非常响亮的,大家都知道黄济部能打,消灭的鞑子之多更是冠绝全军,只要是个有理想的都想加入这样的部队。
而且兴汉军对士兵的待遇那是有口皆碑的,完全是天津一带甚至京畿之地的异类。不但军饷完全按时发放,没有克扣。伙食、装备也羡煞了其他部队,一日三餐,顿顿有肉,装备更是武装到了牙齿。随便拿出来一个士兵,感觉都不比明军里的家丁差。
黄济部完全按照兴汉军的规矩进行训练,纪律是非常严格的。所以与好待遇相对应的是严格的训练,高强度的训练是每日都有,根本没有闲暇,只有一些大的节假日才能休息一下。能够留下来的早就适应了,受不了的早就淘汰了。
而如此养军,没有海量的银子根本就支撑不了,也就是鲁若麟会赚钱才养的起。至于明朝的军饷,还是不要指望了。本来就不多,还要被各级衙门克扣,发到手上就刚刚保证饿不死。装备就更不用说了,尽是些破烂货,鲁若麟根本就瞧不起。
明军奇葩的后勤制度让军队需要向文官行贿才能拿到军饷和补给,还要忍受他们明目张胆的克扣。在文官们眼里,这是以文治武的重要手段,是体现文官高贵的重要表现。但是鲁若麟表示爷不惯着你们,就那三瓜两枣的咱还瞧不上呢,爷不要了。
黄济不要军饷和补给,全都留给了沈志祥,但是让他得了大便宜。名义上黄济部归天津总兵沈志祥统领,不过具体是什么情况大家心里都清楚。沈志祥也知道自己指挥不动黄济,用朝廷发的饷银大肆的招兵买马,加上原来天津的部队和从东江镇带过来的嫡系,沈志祥手底下的部队也不少。
人虽然多,但是战斗力如何沈志祥非常清楚,跟黄济部比起来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过拿出来唬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兴汉军的建制里一个旅的部队兵员为3500人。但是黄济部被特批招兵一万五千人,比一个师的人都多。虽然黄济仍然是旅长,但手下的部队几乎是两个师规模了。
黄济如今挂的是参将衔,一般来说手底下能有个几千兵就不错了,像他这样养一万五千人马的确实非常少见。更可怕的是黄济的兵马都是实数,根本没有空饷,而且都是精兵。
随着鞑子入侵的消息传到天津,沈志祥连忙把黄济叫来议事。
“黄将军,这次鞑子大军来袭,气势汹汹,只怕是来者不善,朝廷已经传来公文,务必紧守城池,力保天津不失。而且朝廷任命兵部尚书卢象升总督天下兵马,我部也要听从卢尚书的指挥。因为上次我军剿灭鞑子众多,卢尚书已经行文要求我军前往汇合听其指挥迎击清军,你看该如何是好?”沈志祥一脸慌张的说道。
如果黄济不愿意出动,凭沈志祥手底下的那些兵出战,无异于找死,所以他只能将希望放在黄济身上。
“请大人放心,出击的事情就交给下官了,大人只需要守住天津城就是大功一件。这样的安排想来朝廷也无话可说。”黄济没有推辞,接受了出击的任务,让沈志祥非常感动,也很不好意思。
“黄将军真英雄也!本官也没有办法,不怕你笑话,我手下的那些兵守城还能一战,要是跑到外面去,只怕还没见到鞑子就要散了。只能委屈你了。”
“大人放心,没有什么委屈的,身为汉人,杀鞑子本就是义不容辞。何况我家大人也有命令给我,让我好好杀敌,不要坠了汉家儿郎的威风。”黄济一脸的淡然,完全没有一点惧意,这就是有实力做后盾的好处。
“鲁大人那边有消息过来了?”沈志祥知道黄济口里的我家大人只能是鲁若麟,其他人根本没有资格。
“不怕透露给你知道,我家大人准备趁鞑子外出给他们来点狠的,绝对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到时候就有好戏看了。”黄济一脸的奸笑,让沈志祥心里一动。
“鲁大人准备出击鞑子?打哪里?还是来天津吗?”沈志祥满心希望的问道。
“这个就是秘密了,我也不清楚,不过这次是不会来天津的。所以你的任务也很重要,绝对不能让天津有失,这里是我们的基业。我会留下五千人帮你守卫天津,一定要把鞑子挡在天津城外。”黄济是知道兴汉军这次的行动计划的,不过因为要保密,所以不能对外说。
听到鲁若麟不会来天津,沈志祥有点失望,不过黄济留五千人帮他守城让他信心大增。
“如此安排甚是妥当。只是你出兵在外不同在本地,人生地不熟的,万一事不可为记得保全自己。”沈志祥最后好心提醒到,毕竟兵事凶险,谁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这个我自会注意的。卢尚书要求我部到哪里报道?”黄济问道。
“涿州。”沈志祥将公文递给了黄济。
“有点远,我要回去做准备了,就先告辞了。”黄济眉头一皱,马上就提出告辞了。
“黄将军保重。”沈志祥一脸严肃的拱手说道。
“你也保重。”黄济拱手回礼,大步有了出去。
回到驻地的黄济马上开始安排出征。
因为鲁若麟早就预料了这次的战事,所以天津驻军的物资储备非常丰厚,足够应对这场大战。而且鲁若麟还特意为黄济准备了很多的银两,已备不时之需。
黄济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购买了大量的马匹,有战马也有骡马,除了装备骑兵外,运输上也基本实现了骡马化,行军更加快速省力。
兴汉军的各种商品在天津和京师是非常受欢迎的,黄济在天津练兵的同时也要为这些商品的销售保驾护航。因为这些商品的利润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供给给黄济练兵的,由不得他不上心。
黄济所代表的东江军有多厉害朝廷里的有心人都知道,而且连黄济所代表的兴汉军也是朝堂高官们心知肚明的事情。所以黄济的身份是很特殊的,甚至有点有恃无恐,随时都有可能翻脸不认人。
虽然兴汉军商品这块的利润非常丰厚,但是本地的势力还真不敢插手。因为黄济不会跟你讲背景谈靠山,只会跟你动刀子,关键是他还很能打,这就很恐怖了。
背靠京师和天津这个大市场的利润,鲁若麟才有能力将黄济的部队扩张到这么大,并且装备了这么多的牲畜,这是济州岛本部都没有的待遇。
王福来作为后勤司的主官是第一批到达的人,他要负责建设前进基地,为后续的部队提供营地。
三山岛面积不大,平地更是稀少,也没有合适的港口,大船根本靠不了岸。所以王福来的任务非常重,他需要利用每一个地方来安置人员和物资,要知道这次兴汉军出动的军队和民夫有几万人,一点都马虎不得。
因为船只紧张,人员和物资根本不能放在船上,他们需要来回跑才能完成运输任务。
王福来的首要任务是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修建一个简易码头,方便物资和人员转移。
王福来是鲁若麟老乡中非嫡系出身爬的最快的了。这主要得益于他小时候进过学,又在卫所任职过一段时间,眼界和起点比其他的乡亲高的多。
自从加入到鲁若麟的队伍后,王福来一直在参与后勤方面的工作,积累了很多的工作经验。对于学习也意外的非常积极,小时候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没有读太长时间,他一直觉得非常遗憾。现在有了重新学习的机会,他如饥似渴的投入到了学习中。
拼音确实是个好东西,配合兴汉军发行的《三千常用汉字》,只要学会了拼音,完全可以自己学习认字,完成基础的识字认字。
得益于拼音的大规模推广,兴汉军治下民众的文化素质是非常高的。除了一些老年人,孩子们都在学堂学习,不用担心识字问题。年轻人则会强制要求在各个扫盲班学习拼音和汉字。不求他们能够有多大的学问,能够独立识字认字就可以了。
为了辅助学习,使得更多人可以自学,兴汉军特意找人编撰了《三千常用汉字》,上面对常用的汉字都进行了注音,以及这个字的意思和常用词组,只要懂拼音学会搜索就可以学习汉字了。
王福来通过扫盲班学会了拼音,然后通过《三千常用汉字》学会了以前不认识的字,应付平时的公务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毕竟又不需要王福来做诗词文章,能够看懂往来公文就可以了。
兴汉军的往来公文都是用白话文来写的,力求简明扼要,抛去了一切繁文缛节,标点符号的应用让只要是识字的人都能够明白文章的意思。
王福来从最开始在后勤司的小官做起,能力一步步得到提升,也得到了鲁若麟的认可,在最近的机构调整中被提拔为后勤司司长,算是鲁若麟的心腹了。
后勤有多重要就不用说了,哪怕鲁若麟再想用自己人,能力不到鲁若麟也不敢随便许人,好在王福来确实能够胜任。
“司长,岛上平地太少,很多营地和仓库需要建设在山地上,施工难度太高了。”后勤团的团长高福查勘了现场情况后跑来向王福来报告。
“只是临时营地,不用花太大的功夫,山坡上也能住人。去把粮食和水泥挨着山坡堆起来,做成平地,上面还可以睡觉。不过要注意防水、防雨、防潮,别让物资损坏了。”王福来临机一动,决定依照山势堆放物资,即解决了仓库问题,也有了更多平地安置人员。
反正只要能临时住人就可以了,完全可以在这些大宗物资上面搭帐篷。等到部队出击之后再把物资运出去,两不耽误。
即使这样,临时营地的建设依然工程量庞大。好在第一批来的人都是后勤团和建设部队,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出发前后勤司就采购了大量的各种帐篷,减少了非常多的工程量。
也就是白翎岛纺织也发达,才有能力生产如此多的帐篷,换成其他地方,根本就生产不过来。
如此多的人员在三山岛活动,如果仔细观察还是能够发现端倪的。可惜满清对自己的陆战能力极端迷信,自身水军又是一片空白,要不是收拢了一些大明的降军,带来了一些水军和船只,根本就不会有海上力量。
所以满清都是将力量收缩在内陆,沿海完全放弃了,所以海防完全没有,任由兴汉军不断向三山岛转移兵力。
兴汉军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把兵力全部从白翎岛运到了三山岛,几个小岛上全部挤满了人,还有很多大型设备只能放在船上。
这个时候,满清的入关大军已经破长城入侵进了大明京师。
大明京师还没有从崇祯九年的攻击中恢复过来,满清又来了。而且这次的规模更大,准备也更加充分,很快就在京畿大地上肆掠起来。明军根本就不敢应战,更加增长了清军的嚣张气焰。
清军大肆分兵,完全不将明军放在眼里。而明军也确实窝囊的很,大部分都龟缩在城池里等待清军攻击。城池之外的地方几乎就完全放弃了,任由清军劫掠。
原本应该迎击清军的卢象升部又不断被分兵,丧失了克制清军的能力。历史上卢象升就是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被清军围攻,壮烈殉国的。而离卢象升不远的明军主力坐视不救,后来更是被吓的一哄而散,表现的极为拙劣。
对于卢象升鲁若麟是非常佩服的,能文能武,编练的天雄军战斗力极佳,而且是为数不多的敢主动攻击清军的部队。
出于对卢象升的喜爱,鲁若麟心中的名将收集癖发作,也是为了打击清军,鲁若麟命令驻扎天津的第一师一旅黄济部跟随卢象升作战。
黄济部因为背靠天津,人力资源异常丰富,几乎只要竖起招兵旗,就有源源不断的人前来投军。
不过兴汉军的招兵标准一向是非常严格的,只招收品性好、身体健壮的。即使如此仍然有非常多的人想要进去混口饭吃,或者奔一个前程。
黄济部在天津一带的名头是非常响亮的,大家都知道黄济部能打,消灭的鞑子之多更是冠绝全军,只要是个有理想的都想加入这样的部队。
而且兴汉军对士兵的待遇那是有口皆碑的,完全是天津一带甚至京畿之地的异类。不但军饷完全按时发放,没有克扣。伙食、装备也羡煞了其他部队,一日三餐,顿顿有肉,装备更是武装到了牙齿。随便拿出来一个士兵,感觉都不比明军里的家丁差。
黄济部完全按照兴汉军的规矩进行训练,纪律是非常严格的。所以与好待遇相对应的是严格的训练,高强度的训练是每日都有,根本没有闲暇,只有一些大的节假日才能休息一下。能够留下来的早就适应了,受不了的早就淘汰了。
而如此养军,没有海量的银子根本就支撑不了,也就是鲁若麟会赚钱才养的起。至于明朝的军饷,还是不要指望了。本来就不多,还要被各级衙门克扣,发到手上就刚刚保证饿不死。装备就更不用说了,尽是些破烂货,鲁若麟根本就瞧不起。
明军奇葩的后勤制度让军队需要向文官行贿才能拿到军饷和补给,还要忍受他们明目张胆的克扣。在文官们眼里,这是以文治武的重要手段,是体现文官高贵的重要表现。但是鲁若麟表示爷不惯着你们,就那三瓜两枣的咱还瞧不上呢,爷不要了。
黄济不要军饷和补给,全都留给了沈志祥,但是让他得了大便宜。名义上黄济部归天津总兵沈志祥统领,不过具体是什么情况大家心里都清楚。沈志祥也知道自己指挥不动黄济,用朝廷发的饷银大肆的招兵买马,加上原来天津的部队和从东江镇带过来的嫡系,沈志祥手底下的部队也不少。
人虽然多,但是战斗力如何沈志祥非常清楚,跟黄济部比起来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过拿出来唬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兴汉军的建制里一个旅的部队兵员为3500人。但是黄济部被特批招兵一万五千人,比一个师的人都多。虽然黄济仍然是旅长,但手下的部队几乎是两个师规模了。
黄济如今挂的是参将衔,一般来说手底下能有个几千兵就不错了,像他这样养一万五千人马的确实非常少见。更可怕的是黄济的兵马都是实数,根本没有空饷,而且都是精兵。
随着鞑子入侵的消息传到天津,沈志祥连忙把黄济叫来议事。
“黄将军,这次鞑子大军来袭,气势汹汹,只怕是来者不善,朝廷已经传来公文,务必紧守城池,力保天津不失。而且朝廷任命兵部尚书卢象升总督天下兵马,我部也要听从卢尚书的指挥。因为上次我军剿灭鞑子众多,卢尚书已经行文要求我军前往汇合听其指挥迎击清军,你看该如何是好?”沈志祥一脸慌张的说道。
如果黄济不愿意出动,凭沈志祥手底下的那些兵出战,无异于找死,所以他只能将希望放在黄济身上。
“请大人放心,出击的事情就交给下官了,大人只需要守住天津城就是大功一件。这样的安排想来朝廷也无话可说。”黄济没有推辞,接受了出击的任务,让沈志祥非常感动,也很不好意思。
“黄将军真英雄也!本官也没有办法,不怕你笑话,我手下的那些兵守城还能一战,要是跑到外面去,只怕还没见到鞑子就要散了。只能委屈你了。”
“大人放心,没有什么委屈的,身为汉人,杀鞑子本就是义不容辞。何况我家大人也有命令给我,让我好好杀敌,不要坠了汉家儿郎的威风。”黄济一脸的淡然,完全没有一点惧意,这就是有实力做后盾的好处。
“鲁大人那边有消息过来了?”沈志祥知道黄济口里的我家大人只能是鲁若麟,其他人根本没有资格。
“不怕透露给你知道,我家大人准备趁鞑子外出给他们来点狠的,绝对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到时候就有好戏看了。”黄济一脸的奸笑,让沈志祥心里一动。
“鲁大人准备出击鞑子?打哪里?还是来天津吗?”沈志祥满心希望的问道。
“这个就是秘密了,我也不清楚,不过这次是不会来天津的。所以你的任务也很重要,绝对不能让天津有失,这里是我们的基业。我会留下五千人帮你守卫天津,一定要把鞑子挡在天津城外。”黄济是知道兴汉军这次的行动计划的,不过因为要保密,所以不能对外说。
听到鲁若麟不会来天津,沈志祥有点失望,不过黄济留五千人帮他守城让他信心大增。
“如此安排甚是妥当。只是你出兵在外不同在本地,人生地不熟的,万一事不可为记得保全自己。”沈志祥最后好心提醒到,毕竟兵事凶险,谁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这个我自会注意的。卢尚书要求我部到哪里报道?”黄济问道。
“涿州。”沈志祥将公文递给了黄济。
“有点远,我要回去做准备了,就先告辞了。”黄济眉头一皱,马上就提出告辞了。
“黄将军保重。”沈志祥一脸严肃的拱手说道。
“你也保重。”黄济拱手回礼,大步有了出去。
回到驻地的黄济马上开始安排出征。
因为鲁若麟早就预料了这次的战事,所以天津驻军的物资储备非常丰厚,足够应对这场大战。而且鲁若麟还特意为黄济准备了很多的银两,已备不时之需。
黄济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购买了大量的马匹,有战马也有骡马,除了装备骑兵外,运输上也基本实现了骡马化,行军更加快速省力。
兴汉军的各种商品在天津和京师是非常受欢迎的,黄济在天津练兵的同时也要为这些商品的销售保驾护航。因为这些商品的利润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供给给黄济练兵的,由不得他不上心。
黄济所代表的东江军有多厉害朝廷里的有心人都知道,而且连黄济所代表的兴汉军也是朝堂高官们心知肚明的事情。所以黄济的身份是很特殊的,甚至有点有恃无恐,随时都有可能翻脸不认人。
虽然兴汉军商品这块的利润非常丰厚,但是本地的势力还真不敢插手。因为黄济不会跟你讲背景谈靠山,只会跟你动刀子,关键是他还很能打,这就很恐怖了。
背靠京师和天津这个大市场的利润,鲁若麟才有能力将黄济的部队扩张到这么大,并且装备了这么多的牲畜,这是济州岛本部都没有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