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李二陛下,人们想到的是贞观之治,还会想到玄武门杀兄宰弟后又软禁父亲。没办法,这是李二身上洗不掉的污点。
或许正因如此,李二才会努力向“千古一帝”这个目标奋斗努力,才能容忍魏征等直谏之臣,才能对内宽和、对外征战,欲建立不世的文治武功。
原因很简单,以功掩罪,做一个好皇帝,应该都是为了淡化玄武门之变的罪孽吧!
但是,如果因此便认为李二仁慈宽厚,能啪啪地使劲打脸,怎么怼都没事儿,那就大错特错了。
魏征敢于犯颜直谏,可并不是我就喜欢看你不爽,却拿我没办法的样子。而是他心里明白,李二就是图个虚怀纳谏的名声,才留着他,并一再容忍。
所以,朝堂上有一个打脸打得啪啪带响的魏大爷就够了,再多几个还不把李二给打毛啦?
而马周就很聪明,在为人处世上显示着过人的智慧。同样是进谏,马周就比较讲究艺术,不是梗梗着脖子直通通的怼李二。
比如贞观六年,李二要去九成宫避暑,马周就反对,“太上皇年事已高,九成宫离得辣么远,太上皇要是想念陛下,陛下如何能很快地赶回来呢!”
你瞧瞧,这话说得多好。要是换成难听的,“你就知道自己跑去凉快,工作也不干,还把老爹给扔下不管,不孝的东西。”
以尽孝为名进谏,也正掐准了李二的心理。李二靠政变登基,身背弑兄杀弟、逼父退位的道德重负,便极力想营造出父慈子孝的氛围,让面子上好看一些。
而马周在死前所做的更是显出了他的大智慧,那就是将所有的奏章草稿付之一炬,说是不能留下来彰君之恶。
反观魏征,临死前把自己打脸李二、拍砖皇帝的奏章编成集,竟打算传之后世。不得不说,导致李二悔婚仆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马周当然不能说得这么直白,但也不是很隐晦,徐齐霖听明白了其中的主题思想,也获益匪浅。
原来,打脸拍砖不是不行,但最好还是要讲究个方式方法,讲究力道轻重。用力过猛,把李二陛下的脸打肿了,那就是作死。
“齐霖权守千牛备身,恐怕并不会顺利。”马周传授完打脸技巧后,又善意地提醒道:“朝臣这边只是其一,别的千牛备身怕也会心存不满,以为齐霖乃是倚仗充容之宠而幸进。”
徐齐霖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说道:“小弟亦有此虑。但不妨事,一群倚仗家世的小屁孩,还治不了他们?”
你还不是小屁孩一个?
马周看了一眼徐齐霖,见他信心满满的样子,也不再多说。
欺生很正常,徐齐霖想到了,也不害怕。不过是一群官二代,能有多大本事,小爷是兽医,专治你们这帮熊孩子。
酒足饭饱,马周和徐齐霖又闲聊了一会儿,方才由徐齐霖送出酒楼。
此时已是宵禁,但马周作为李二陛下的宠臣,却有通行证在手,自是不用担心在路上被城管拿获。
送走了马周,徐齐霖才带着下人,顺着并不萧条冷清的坊内街道回到府中。
…………….
唐朝初期,天下初定,公务繁忙,太祖和太宗每天都要临朝听政。
贞观十二年,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奏:天下太平,万机事简,请三曰一临朝。李二陛下眼见统治根基已经日益稳固,便允准所奏,将常朝改为三天一次。
徐齐霖第二天便赶往南衙报到,准备领套工作服,再听听领导们交代工作,别第一次上岗就出了差子。
唐代的禁卫军分为南、北两衙,左右千牛卫是南衙卫兵,专责“掌执御刀宿卫侍从”,俗称大内侍卫。
左、右千牛卫设大将军、将军之职,掌宫殿侍卫及供御之仪仗,而总其曹务/总判卫事,将军副之。中郎将通判卫事,掌供奉侍卫,以贰将军及诸曹之务。
而千牛备身则是千牛卫里的高级禁卫武官,左右千牛卫各设十二人,他们除了负责皇帝的安全,还掌执御刀“千牛刀”。
其实,要一群十几岁的少年保护安全,谁都知道不太靠谱。所以,千牛备身虽然官阶高,但更多的还是对勋贵子弟的培养和照顾,是家世、荣誉、信任程度的综合表现。
比如高祖李渊,第一份工作便是千牛备身,负责保卫姨夫隋文帝的安全。
这就看出有个好爹实在是太重要了,上来就是正六品下,相当于唐朝的知州级别,后世的副厅。
徐齐霖心中感叹拼爹的牛掰,却是端容正肃,入衙报名通传。
时间不大,便有一个长史出来,将徐齐霖引领入内。
拜见了主管千牛备身的中郎将,听这个一副死人脸的家伙讲了些好好工作、忠君爱国的大道理。
然后,徐齐霖由长史陪着,去领了工作服,再听这个笑眯眯的家伙讲些规定和注意事项。
什么禁横过座前者,禁对语及倾身与阶下人语者,禁摇头举手以相招召者……反正就是老实站着,装哑巴装面瘫就差不多了。
“这千牛备身皆以高荫子弟、年少姿容美丽者补之,为贵胄起家之良选。”笑脸哥似是感叹,又似是称赞般地说道:“徐公子能得此职,前途无量啊!”
无量就无量吧,可你说的这姿容美丽是啥意思?
徐齐霖情不自禁地摸了摸脸,美丽呀,咋就一股子“娘炮”的气息扑面而来呢?
还有这工作服,绿了吧唧的,穿上怎么象个大害虫呢?这就是史载的“花钿绣服,衣绿执象”?
心里吐槽,徐齐霖表面上唯唯。新人嘛,低调些,谦虚些,先给人留个好印象。
嘚吧嘚吧讲了半天,徐齐霖觉得这家伙开始说废话了,有些疑惑,好象拖延时间似的,为什么呢?
没等徐齐霖想明白,或是开口询问,外面一阵脚步声,紧接着门被推开,两个一身绿的正太走了进来。
徐齐霖和这两个正太互相打量,看起来比较老成文气的正太率先笑道:“赵长史,这位便是新补的千牛备身?”
或许正因如此,李二才会努力向“千古一帝”这个目标奋斗努力,才能容忍魏征等直谏之臣,才能对内宽和、对外征战,欲建立不世的文治武功。
原因很简单,以功掩罪,做一个好皇帝,应该都是为了淡化玄武门之变的罪孽吧!
但是,如果因此便认为李二仁慈宽厚,能啪啪地使劲打脸,怎么怼都没事儿,那就大错特错了。
魏征敢于犯颜直谏,可并不是我就喜欢看你不爽,却拿我没办法的样子。而是他心里明白,李二就是图个虚怀纳谏的名声,才留着他,并一再容忍。
所以,朝堂上有一个打脸打得啪啪带响的魏大爷就够了,再多几个还不把李二给打毛啦?
而马周就很聪明,在为人处世上显示着过人的智慧。同样是进谏,马周就比较讲究艺术,不是梗梗着脖子直通通的怼李二。
比如贞观六年,李二要去九成宫避暑,马周就反对,“太上皇年事已高,九成宫离得辣么远,太上皇要是想念陛下,陛下如何能很快地赶回来呢!”
你瞧瞧,这话说得多好。要是换成难听的,“你就知道自己跑去凉快,工作也不干,还把老爹给扔下不管,不孝的东西。”
以尽孝为名进谏,也正掐准了李二的心理。李二靠政变登基,身背弑兄杀弟、逼父退位的道德重负,便极力想营造出父慈子孝的氛围,让面子上好看一些。
而马周在死前所做的更是显出了他的大智慧,那就是将所有的奏章草稿付之一炬,说是不能留下来彰君之恶。
反观魏征,临死前把自己打脸李二、拍砖皇帝的奏章编成集,竟打算传之后世。不得不说,导致李二悔婚仆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马周当然不能说得这么直白,但也不是很隐晦,徐齐霖听明白了其中的主题思想,也获益匪浅。
原来,打脸拍砖不是不行,但最好还是要讲究个方式方法,讲究力道轻重。用力过猛,把李二陛下的脸打肿了,那就是作死。
“齐霖权守千牛备身,恐怕并不会顺利。”马周传授完打脸技巧后,又善意地提醒道:“朝臣这边只是其一,别的千牛备身怕也会心存不满,以为齐霖乃是倚仗充容之宠而幸进。”
徐齐霖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说道:“小弟亦有此虑。但不妨事,一群倚仗家世的小屁孩,还治不了他们?”
你还不是小屁孩一个?
马周看了一眼徐齐霖,见他信心满满的样子,也不再多说。
欺生很正常,徐齐霖想到了,也不害怕。不过是一群官二代,能有多大本事,小爷是兽医,专治你们这帮熊孩子。
酒足饭饱,马周和徐齐霖又闲聊了一会儿,方才由徐齐霖送出酒楼。
此时已是宵禁,但马周作为李二陛下的宠臣,却有通行证在手,自是不用担心在路上被城管拿获。
送走了马周,徐齐霖才带着下人,顺着并不萧条冷清的坊内街道回到府中。
…………….
唐朝初期,天下初定,公务繁忙,太祖和太宗每天都要临朝听政。
贞观十二年,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奏:天下太平,万机事简,请三曰一临朝。李二陛下眼见统治根基已经日益稳固,便允准所奏,将常朝改为三天一次。
徐齐霖第二天便赶往南衙报到,准备领套工作服,再听听领导们交代工作,别第一次上岗就出了差子。
唐代的禁卫军分为南、北两衙,左右千牛卫是南衙卫兵,专责“掌执御刀宿卫侍从”,俗称大内侍卫。
左、右千牛卫设大将军、将军之职,掌宫殿侍卫及供御之仪仗,而总其曹务/总判卫事,将军副之。中郎将通判卫事,掌供奉侍卫,以贰将军及诸曹之务。
而千牛备身则是千牛卫里的高级禁卫武官,左右千牛卫各设十二人,他们除了负责皇帝的安全,还掌执御刀“千牛刀”。
其实,要一群十几岁的少年保护安全,谁都知道不太靠谱。所以,千牛备身虽然官阶高,但更多的还是对勋贵子弟的培养和照顾,是家世、荣誉、信任程度的综合表现。
比如高祖李渊,第一份工作便是千牛备身,负责保卫姨夫隋文帝的安全。
这就看出有个好爹实在是太重要了,上来就是正六品下,相当于唐朝的知州级别,后世的副厅。
徐齐霖心中感叹拼爹的牛掰,却是端容正肃,入衙报名通传。
时间不大,便有一个长史出来,将徐齐霖引领入内。
拜见了主管千牛备身的中郎将,听这个一副死人脸的家伙讲了些好好工作、忠君爱国的大道理。
然后,徐齐霖由长史陪着,去领了工作服,再听这个笑眯眯的家伙讲些规定和注意事项。
什么禁横过座前者,禁对语及倾身与阶下人语者,禁摇头举手以相招召者……反正就是老实站着,装哑巴装面瘫就差不多了。
“这千牛备身皆以高荫子弟、年少姿容美丽者补之,为贵胄起家之良选。”笑脸哥似是感叹,又似是称赞般地说道:“徐公子能得此职,前途无量啊!”
无量就无量吧,可你说的这姿容美丽是啥意思?
徐齐霖情不自禁地摸了摸脸,美丽呀,咋就一股子“娘炮”的气息扑面而来呢?
还有这工作服,绿了吧唧的,穿上怎么象个大害虫呢?这就是史载的“花钿绣服,衣绿执象”?
心里吐槽,徐齐霖表面上唯唯。新人嘛,低调些,谦虚些,先给人留个好印象。
嘚吧嘚吧讲了半天,徐齐霖觉得这家伙开始说废话了,有些疑惑,好象拖延时间似的,为什么呢?
没等徐齐霖想明白,或是开口询问,外面一阵脚步声,紧接着门被推开,两个一身绿的正太走了进来。
徐齐霖和这两个正太互相打量,看起来比较老成文气的正太率先笑道:“赵长史,这位便是新补的千牛备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