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不打成猪脑子就不错了。
“陛下,这,人迁徙并不难,可田地……”萧瑀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说服皇上,但他知道,一旦真推行下去,对于江南的士族来说,恐怕是毁灭性的。
“田地怎么了?朕记得,每家每户有多少田产都登记造册过的,有据可查。朕可以做主,到了洛阳之后,可以多分给他们一些上等田。”姜万钧故作大方道。
他心里明镜一样,那些登记过的田产,仅仅是那些家族明面上拥有的土地。那些没被登记在册的田产才是大头。
不仅仅是江南的那些世家,关中的情况也差不多。
姜万钧以前装作不知道,等的就是这一天。
“如果卿担心路上不太平,这个尽管放宽心,朕会让趙离率领龍卫沿途护送。”姜万钧杀气腾腾到。
没错,就是护送,若有人敢反抗,姜万钧不介意斩尽杀绝。
以前他不忍心下杀手,觉得那些世家还是有些用处的,尤其在学问上,都有很高的造诣。但,这不是他们可以嚣张的本钱。姜万钧不求他们将学问传授给大家,可他们也不能在背后使绊子,阻止寒门崛起。
自私自利,贪得无厌,妄图连他这个皇帝都要踩在脚下,以维持他们的荣光。想得美,姜万钧就算拼着被他们骂一万年,也要将他们给废掉。
到了这会儿,萧瑀算是看出来了。
这分明是皇上在与“山东士族”掰腕子,结果却掰折了“江南士族”的腿。
“陛下,没有缓和余地了吗?”萧瑀知道,当他走出皇宫的那一刻,一定会沦为江南士族的“活靶子”。
“缓和余地吗?朕也不是不讲情面的人,他们可以迁去洛阳,也可以迁来长安。或者去西宁,晋阳也行。时间截止到年底,过时不候。如果有人想要逃去辽东,朕会命人放行。”
“陛下,臣以为不妥。”王珪向前迈了一步道。
“说说你的理由。”姜万钧的视线在王珪的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这王珪是李纲举荐的,被姜万钧任命为“秘书郎”,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将内阁的文书整理好后送到姜万钧的书房,同时将姜万钧批阅后的奏章带回内阁。
此人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几乎可以和朝中所有官员都能说得上话。但要说他长袖善舞又不准确,有时候脾气和魏征到是有些相像,所以魏征那么挑剔的人,对他也是赞誉有加。
“陛下,江南士族在地方有着极高的声望和影响力,陛下一道旨意就想将他们迁走,恐怕不仅难以执行,还会失去民心。若采用强硬手段,极有可能引发民变。”王珪没有在该不该迁走那些家族的问题上纠缠,而是在具体执行上提出了异议。
“卿的担心不无道理。”如果此事好办,姜万钧早就打算学习西汉,对地方豪强采取“定期迁徙”的方式,斩断他们的触手。
“不过,没有困难要做,有困难也要做。
地方世家豪强长期把持着当地的政治,经济,已然成了国中之国。历朝历代,但凡是英明的君主都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反而是那些昏聩无能之辈,才会选择听之任之,只要不出大乱子,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仅是在地方治理上,在对待周边四夷的问题上也是如此。
嫌麻烦,有顾虑,只顾眼前一时的太平。
结果长期以来,边关不宁,地方土地兼并严重,到是京城,莺歌燕舞,一片虚假的繁荣。
如此这等,君不君,臣不臣,国不国,如何实现三代之治?”姜万钧摆手阻止了其他人开口,接着说道:“朕也知道,大宁刚刚完成一统,中原大地百废待兴,实在不宜逼迫江南士族,万一他们闹起来,乱起来,这好不容易等到的太平日子可能会戛然而止。
这正是那些世家能够传承至今的依仗,也是他们有恃无恐的原因,他们觉得朕不敢,你们也不敢,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他们下杀手。
但是,这个麻烦今天不解决,要等到什么时候来解决?
今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朕等得起,天下的百姓等不起。”姜万钧已经是非常克制了。
其实姜万钧一直想要将土地收归国有,但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将土地收归国有,以后禁止土地买卖,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但如何保证在执行的时候,不会因为一些人私心作祟给玩砸了是个大问题。
就拿那些来自世家的官员来说,只要他们暗箱操作上下其手,要不了几年就能配合着把属于大宁的土地变成他们家族的。
再好的政策,无法执行又有什么用?
所以对于大宁来说,未来几年时间,“用人”是关键。
只有用对人,才能保证政策的“准确执行”,“有力执行”。
这一次江南搞出来的“舞弊案”,一刀捅在了大宁的软肋上。
是试探也好,是威胁警告也罢,姜万钧都必须采用雷霆万钧之势,予以有力回击。
至于王珪等人,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他们在处理政务的时候,经常将“周全”当成是最高标准。
“周全”,也就意味着要保证各方面的利益。
换句话说其实就是“保守”。
当臣子们保守的时候,做为君主就不能太保守。
王珪还想开口,不过却被李纲给挡在了身后。
“陛下,臣以为让江南各世家迁徙至洛阳并无不妥,想必他们也不愿意长期游离在朝堂之外。”李纲说着看了萧瑀一眼。
对于那些世家而言,搬到洛阳不全是坏事,躲在江南固然是天高皇帝远,可是这也造成了,他们远离权利核心。
读书人或许有淡泊名利的,但往往淡泊名利者都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而这恰恰是离不开朝堂的。
“不过,臣建议,陛下不如下旨,允许他们留下一分支,留守原籍,守护祖宗祠堂,保证香火不断。”李纲这个补充非常重要。
姜万钧之前的旨意多少有些不近人情,补上了这一条,那么在外人看起来更容易接受一些。
“可。”姜万钧并不是听不去劝谏的人。
“陛下,是否可以将那些世家腾换出来的土地分给当地的百姓?”魏征又在世家的“棺材板”钉一根钉子。
“可以。”
“陛下,颜文远不久前还在念叨,水师人手不足,或许可以从招募一批新兵……”丘和也提了一条建议。
“陛下,应减免地方赋税……”
“陛下,天下一统,此乃天意,理应大赦……”
因为李纲开了个头,大家开始踊跃发言,献谋献策。
“陛下,这,人迁徙并不难,可田地……”萧瑀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说服皇上,但他知道,一旦真推行下去,对于江南的士族来说,恐怕是毁灭性的。
“田地怎么了?朕记得,每家每户有多少田产都登记造册过的,有据可查。朕可以做主,到了洛阳之后,可以多分给他们一些上等田。”姜万钧故作大方道。
他心里明镜一样,那些登记过的田产,仅仅是那些家族明面上拥有的土地。那些没被登记在册的田产才是大头。
不仅仅是江南的那些世家,关中的情况也差不多。
姜万钧以前装作不知道,等的就是这一天。
“如果卿担心路上不太平,这个尽管放宽心,朕会让趙离率领龍卫沿途护送。”姜万钧杀气腾腾到。
没错,就是护送,若有人敢反抗,姜万钧不介意斩尽杀绝。
以前他不忍心下杀手,觉得那些世家还是有些用处的,尤其在学问上,都有很高的造诣。但,这不是他们可以嚣张的本钱。姜万钧不求他们将学问传授给大家,可他们也不能在背后使绊子,阻止寒门崛起。
自私自利,贪得无厌,妄图连他这个皇帝都要踩在脚下,以维持他们的荣光。想得美,姜万钧就算拼着被他们骂一万年,也要将他们给废掉。
到了这会儿,萧瑀算是看出来了。
这分明是皇上在与“山东士族”掰腕子,结果却掰折了“江南士族”的腿。
“陛下,没有缓和余地了吗?”萧瑀知道,当他走出皇宫的那一刻,一定会沦为江南士族的“活靶子”。
“缓和余地吗?朕也不是不讲情面的人,他们可以迁去洛阳,也可以迁来长安。或者去西宁,晋阳也行。时间截止到年底,过时不候。如果有人想要逃去辽东,朕会命人放行。”
“陛下,臣以为不妥。”王珪向前迈了一步道。
“说说你的理由。”姜万钧的视线在王珪的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这王珪是李纲举荐的,被姜万钧任命为“秘书郎”,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将内阁的文书整理好后送到姜万钧的书房,同时将姜万钧批阅后的奏章带回内阁。
此人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几乎可以和朝中所有官员都能说得上话。但要说他长袖善舞又不准确,有时候脾气和魏征到是有些相像,所以魏征那么挑剔的人,对他也是赞誉有加。
“陛下,江南士族在地方有着极高的声望和影响力,陛下一道旨意就想将他们迁走,恐怕不仅难以执行,还会失去民心。若采用强硬手段,极有可能引发民变。”王珪没有在该不该迁走那些家族的问题上纠缠,而是在具体执行上提出了异议。
“卿的担心不无道理。”如果此事好办,姜万钧早就打算学习西汉,对地方豪强采取“定期迁徙”的方式,斩断他们的触手。
“不过,没有困难要做,有困难也要做。
地方世家豪强长期把持着当地的政治,经济,已然成了国中之国。历朝历代,但凡是英明的君主都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反而是那些昏聩无能之辈,才会选择听之任之,只要不出大乱子,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仅是在地方治理上,在对待周边四夷的问题上也是如此。
嫌麻烦,有顾虑,只顾眼前一时的太平。
结果长期以来,边关不宁,地方土地兼并严重,到是京城,莺歌燕舞,一片虚假的繁荣。
如此这等,君不君,臣不臣,国不国,如何实现三代之治?”姜万钧摆手阻止了其他人开口,接着说道:“朕也知道,大宁刚刚完成一统,中原大地百废待兴,实在不宜逼迫江南士族,万一他们闹起来,乱起来,这好不容易等到的太平日子可能会戛然而止。
这正是那些世家能够传承至今的依仗,也是他们有恃无恐的原因,他们觉得朕不敢,你们也不敢,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他们下杀手。
但是,这个麻烦今天不解决,要等到什么时候来解决?
今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朕等得起,天下的百姓等不起。”姜万钧已经是非常克制了。
其实姜万钧一直想要将土地收归国有,但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将土地收归国有,以后禁止土地买卖,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但如何保证在执行的时候,不会因为一些人私心作祟给玩砸了是个大问题。
就拿那些来自世家的官员来说,只要他们暗箱操作上下其手,要不了几年就能配合着把属于大宁的土地变成他们家族的。
再好的政策,无法执行又有什么用?
所以对于大宁来说,未来几年时间,“用人”是关键。
只有用对人,才能保证政策的“准确执行”,“有力执行”。
这一次江南搞出来的“舞弊案”,一刀捅在了大宁的软肋上。
是试探也好,是威胁警告也罢,姜万钧都必须采用雷霆万钧之势,予以有力回击。
至于王珪等人,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他们在处理政务的时候,经常将“周全”当成是最高标准。
“周全”,也就意味着要保证各方面的利益。
换句话说其实就是“保守”。
当臣子们保守的时候,做为君主就不能太保守。
王珪还想开口,不过却被李纲给挡在了身后。
“陛下,臣以为让江南各世家迁徙至洛阳并无不妥,想必他们也不愿意长期游离在朝堂之外。”李纲说着看了萧瑀一眼。
对于那些世家而言,搬到洛阳不全是坏事,躲在江南固然是天高皇帝远,可是这也造成了,他们远离权利核心。
读书人或许有淡泊名利的,但往往淡泊名利者都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而这恰恰是离不开朝堂的。
“不过,臣建议,陛下不如下旨,允许他们留下一分支,留守原籍,守护祖宗祠堂,保证香火不断。”李纲这个补充非常重要。
姜万钧之前的旨意多少有些不近人情,补上了这一条,那么在外人看起来更容易接受一些。
“可。”姜万钧并不是听不去劝谏的人。
“陛下,是否可以将那些世家腾换出来的土地分给当地的百姓?”魏征又在世家的“棺材板”钉一根钉子。
“可以。”
“陛下,颜文远不久前还在念叨,水师人手不足,或许可以从招募一批新兵……”丘和也提了一条建议。
“陛下,应减免地方赋税……”
“陛下,天下一统,此乃天意,理应大赦……”
因为李纲开了个头,大家开始踊跃发言,献谋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