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府晋阳城,北汉皇宫里,刘承钧跪在刘崇面前。
    “父皇,儿臣有罪,没能拦住郭浩,如今他已经进入太原,直奔晋阳而来了!”
    看着跪在地上的儿子,刘崇叹了口气,道:“起来罢,事情我已经都知道了,这不是你的错,是那郭浩太狡猾,扔了很多会能发出天雷的石头,如此奇异的事物闻所未闻,难道他会妖术不成?”
    刘承钧没有说话,这时一旁的大臣赵华开口道:“臣听探子来报,说那些会发出天雷的石头,是郭浩使用的法术,这次郭威派郭浩出来,就是因为他会这等法术,否则他也不会只带一万兵马!”
    赵华说完,刘崇瘫坐在椅子上,喃喃道:“难道是天要亡我大汉!”
    郑拱闻言道:“陛下何须气馁,据臣所知,郭浩那法术虽然厉害,可是范围并不大,如今他兵临晋阳,我们已经无需保存实力,何不发全国之兵,与之决一死战。
    那郭浩就算再厉害,臣就不信杀不死他,只要杀死了郭浩,周军将的攻势就会土崩瓦解,届时大汉的危机自然解除。”
    赵华和郑拱,都是刘崇的心腹大臣,一个是户部侍郎,并居宰相,一个人中书侍郎,二人总管北汉政务。
    “二位爱卿,你是说咱们倾全国之力,和郭浩拼了,可是如果他如果躲在后面,还用那天雷法术,我们该如何应对。”
    刘崇目光看向杨衮,杨衮低头不说话,太原之战他损失也不小,由于他都是骑兵,爆炸声让不少战马受惊,将士控制不了战马,如果郭浩继续用法术,杨衮是拒绝的。
    北汉十二州,和大辽一比天差地别,而且高勋出发前曾嘱咐过他,如果周军势大,不用和他们拼命。
    如今郭浩一路高歌猛进,打的北汉毫无还手之力,唯一一个像样的将领张元徽,此时还在家中躺着,刘承钧不过一文人,和郭浩根本没法比。
    杨衮其实已经做好准备,契丹援军不来,他会保存实力,一旦北汉覆灭,他是不会留下殉葬的。
    刘崇看出了杨衮的心思,叹了口气。
    “也罢,我不忍高祖社稷沦丧,于道义而言又不能屈服于郭威,这才不得已而称帝一方。
    人如今郭浩大军来袭,只希望能与你们勉力共复家国之仇,否则我算是什么天子,你们又算是什么节度使?”
    几位大臣闻言施礼:“我等愿为大汉效死!”
    刘崇见士气可用,心下稍安,立刻安排人调动兵马,护卫京都,同时命令刘承钧率领一支人马,然后夹击郭浩。
    郭浩毕竟只有七千人,加上三千俘虏不过一万人,不过仓促间刘崇也聚不起来那么多人,郭浩要的就是这个时间差。
    ……
    “快,都跟上!”
    周军此时已经接近晋阳城,一路上没有什么阻拦,之前还担心榆次和清源的援军,结果两县的县令听说郭浩来了,纷纷龟缩不出,甚至做好了投降的准备。
    主要是刘崇的统治时间太短,各地还没有归属感,而且他的政策很残暴,很多百姓都是迫于胁迫,根本不是真心效忠。
    而且,郭浩的炸药包太吓人了,很多侥幸活下来的汉军,都受了不同程度的伤,但是郭浩心里毫无波澜,他只有这样做才能震慑住汉军。
    事实上经此一战,郭浩已经出名了,在汉军中他不到武力非凡,还残忍嗜血。
    郭浩仅用了两天就来到晋阳城下,城上守军不少,看到周军都莫名的紧张,尤其是看周军在组装投石机,有的人都不敢留在城墙上。
    “慌什么慌,我们城里有一万人,还怕守不住晋阳么!陛下如今就在宫里,他会和我们一起守住晋阳!”
    宣辉使陈光裕刚说完,刘崇就带着诸位大臣来到城上,众将士立刻行礼。
    “陛下来了!我等见过陛下!见过皇上!”
    这年头皇帝终究是大人物,普通的百姓或者士兵见了,都是有些激动。
    刘承钧跟在刘崇旁边,远远望去军营的高台上站着一个人,一身玄衣手拿鹅毛扇,正在往城上看。
    “父皇,那个人就是郭浩!”
    刘承钧对郭浩的印象太深刻了,之前就是郭浩率领一支周军,正面重进了汉军的大营,刘承钧正好看到他。
    “他就是郭浩?你不是说他是个武将么?而且还如此年轻!”
    刘承钧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时一个人站了出来:“陛下,郭浩本职是郭威帐下军师,文武双全。
    郭威平定李守贞时,曾立下战功,被郭威封为押衙统领,郭威篡汉,本欲让他节度一方,结果郭浩不愿离京。
    后来郭威任他为同知枢密院事,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如今为北路军招讨副使。”
    听了那人的介绍,刘崇才知道郭威为什么派郭浩来了,之前他们看不起白文珂,谁也没把他当回事,结果张元徽就吃了亏。
    杨衮看着郭浩,眼里闪过狠厉,之前一战未分胜负,将来如果遇上,一定要一决高下!
    “郭浩带兵兵临晋阳,难道他要攻城不成?我们城里如今有一万人马,虽不敢出城,但守城还是没问题的!”
    刘崇所说,正是其他人所想,刘承钧已经去调集其他州郡的兵马,只要坚持住,到时候兵合一处,郭浩再厉害也打不过三倍的敌人。
    但是郭浩会给他机会么?
    到了晋阳城下,他整个人陷入一种奇妙的状态,整个人很安静,头脑里思路很清晰。
    “赵匡胤!”
    “末将在!”
    “立刻征召附近的百姓,越多越好,聚集在汾、晋河边!”
    “是!”
    赵匡胤领命,立刻带人去附近的村庄,无论男女老幼,只要能干活的,都被抓了过来。
    “王审琦!”
    “在!”
    “带着所有的俘虏、民夫给我把二水掘开,留下一点,等我命令!”
    “得令!”
    一系列命令下达,周军全部行动起来,晋阳城内不知道怎么回事,不过他们很快就会知道了。
    三天后,所有人准备就绪,开始挖掘河道,打算引汾、晋二水灌城,不过不是直接挖通。
    接下来,郭浩让人射进去劝降书,说你们如果不投降,他就水淹晋阳,一条河河水不够,这里可是有两条!
    此时正值夏天,前两天刚下了一场大雨,两条河的河水暴涨,这也是郭浩敢来晋阳的原因。
    得知郭浩要水淹晋阳,北汉大臣立刻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投降,理由是不能伤及无辜百姓。
    另一派是和郭浩死战到底,刘承钧的援军马上到了,只要拖住郭浩,援军一到郭浩必然退去。
    可是郭浩只给他们一天的时间考虑,他们也不知道能不能拖住郭浩,这时,还是介绍郭浩那个人站了出来。
    “陛下,臣愿意为说客,去拖住那郭浩!”
    “哦?王学士你可有把握?”
    “臣愿意一试!”
    此人名叫王得中,官拜枢密直学士,曾奉命乞师于辽,对刘崇很忠心,此次他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的。
    “好,只要拖住郭浩三天,均儿就可以抵达晋阳,一切就看爱卿的了!”
    王得中躬身行礼,这个人有些见识,曾经历史上的高平之战,王得中曾经劝过刘崇,结果刘崇不听劝告,否则北汉也不会输的那么快。
    郭浩稳坐军营中,这时城门打开了一个缝,王得中只身走出晋阳城,周军很快就注意到了他。
    王得中来到周军大营,不卑不亢地说道:“带我去见你们主帅!”
    听说有使者来了,郭浩立刻召见,可王得中见到郭浩,一脸不屑地说道:“我要见的是白老将军,你一个副使,没有资格!”

章节目录


更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红莲素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红莲素心并收藏更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