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九年,十一月。
    郭浩终于抵达西北大营,迎接他的人很多,其中还有女人和孩子。
    三年多不见,郭浩的变化很大,头发白了不少,脸上的皱纹也多了。
    此时此刻,郭浩已经学会了易容术,就算沈欣不在身边,他也可以自己化妆,而且就算最亲近的人,也看不出什么异常。
    看着眼前这些人,为首的不是西北大营的将领,而是他两个儿子和他们的妻儿,他们旁边是郭浩的两个女儿和她们的丈夫孩子。
    “儿臣拜见父皇!”
    几个人一起行礼,四个小家伙怯生生地站在母亲旁边,除了王承衍生的是女儿,剩下三个都是儿子。
    看着自己的儿女们,郭浩心里还是很欣慰的,可脸上依旧一副严肃的样子,弄得所有人十分忐忑。
    “都进去说话吧。”
    郭浩的反应,让儿女们有些意外,两三年不见了,难道他就一点不想念自己的儿女么?
    行营早就准备完成,郭浩进入后人群随着入内,韩玉和紫云一左一右站在郭浩旁边,手里拿着宝剑。
    李辉没有跟进来,他先是带人巡视了一周,发现没有问题后仔细部署了一下,这里是西北地区,虽然就在军营中,但环境还是有些复杂。
    行营里,郭浩没有理会自己的儿女,反而先问候几位将领。
    “咱们兄弟,有些年头不见了吧!”
    一声兄弟,让三人都有些激动,杨业连忙起身施礼道:“回陛下,已经有五年多了。”
    郭浩有些感慨,打量着李继勋三人,发现他们的须发皆白,脸上的皱纹比他还要多。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大家都老了,你们的孙子,应该也都不小了吧,都过得怎么样?”
    提起自己的孙子,三人脸上露出笑容,同时也明白郭浩的意思,郭浩这是不想冷落了他们。
    “多谢陛下关心,我最大的孙子今年已经十岁了,家里一切都好。”
    这次回答的是刘廷让,郭浩的出现,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让一些原本没有什么功绩的人,也得到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郭浩问候了三人过后,目光落在赵匡义身上,赵匡义赶紧起身,郭浩笑着摆手让他坐下。
    “匡义啊,在诸多将领中,你算是年轻的了,但你的能力,朕还是知道的。
    西北的局面十分复杂,你能在这里扎下根,说明你很有本事,如今你和你兄长一文一武,赵家前途无量啊!”
    “多谢陛下夸奖,末将愧不敢当!”
    赵匡义的愧疚,可不是客套话,当初郭浩让他拿下河西走廊,赵匡义便信心满满来到西北。
    可是西北的局势,重重的给了他一击,就算是他敢出战,凭借一己之力,也没法同时对付那么多势力。
    好在郭浩并没有怪他,郭浩让赵匡义来西北,其实也是有别的考虑,那就是分散赵家的力量。
    如今赵匡义虽然独立成军,可是在军中却十分尴尬,他是最年轻的司令级别,手里有两万士兵,却无法融入老牌将军序列。
    后来赵廷美来到西北,不但没给他提供帮助,反而惹了不少麻烦,要不是赵匡胤写信让他看住赵廷美,赵匡义根本不想带着这个惹祸精。
    如今郭浩的态度,让赵匡义有些愧疚,同时也松了口气,好在兄长赵匡胤在朝中,否则赵家不一定怎么样。
    询问了将领的情况,郭浩勉励了一番后,给了些赏赐,就让他们离开了。
    将领们知道郭浩这是要和家人团聚,他们这些外人不好参与,郭浩能先招待他们,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了。
    将领们都走了,行营里也就没什么外人,郭浩看了看郭雁菡身后的小姑娘,笑着摆了摆手。
    “过来,让外公看看。”
    小姑娘今年才三岁多,已经可以走路了,但说话还有些不清楚,看见陌生的郭浩,有些畏惧不敢上前。
    “囡囡,快过去,让你皇祖父看看。”
    郭雁菡鼓励了一下,小家伙才敢靠近郭浩,郭浩看见眼前的小姑娘,粉雕玉琢的样子,可爱的不得了,心里十分喜欢。
    等到小家伙靠近,郭浩一把把她抱起来,放在自己的大腿上,摸出腰间的玉佩,递给小外孙女。
    “孩子起名字没有。”
    郭浩一边逗弄着外孙女,一边问郭妱梅夫妇,郭妱梅见此就知道,她的父皇还是疼爱她的。
    “回父皇,我等才疏学浅,不敢献丑,还请父皇赐名!”
    听到让他赐名,郭浩微微皱眉,又要起名字,起名什么的最伤脑筋了。
    但是看着自己的儿女们,郭浩略一思索,道:“躬纯粹而罔愆兮,承皇考之妙仪,这丫头就叫妙仪吧!”
    郭秒仪!
    所有人在心里默默念了一句,都觉得这个名字真不错,而郭浩那句诗,出自《九叹·远逝》。
    意思是:品行纯正没有瑕疵啊,继承了先父的美好风仪,这是郭浩对后辈的希望。
    “多谢父皇!”
    王承衍高兴地道谢,郭浩笑着放下了小妙仪,小家伙拿着玉佩回到了父母身边,被所有人看在眼里。
    行营中的气氛一时间有些安静,郭浩抬头看着众人,不由得有些头疼,看样子其他孩子也等着他起名。
    “尧儿。”
    “儿臣在。”
    “你的孩子起名了没有。”
    “还请父皇赐名!”
    郭浩有些无语,果然还没起名字,但这也不能怪他,毕竟皇家的名字不能随便起。
    郭浩抬头看了看三个孩子,提笔在纸上写下三个名字:承、秉、延,郭承、郭秉、李延。
    看到这三个名字,众人怎么不明白郭浩的用意,秉承延续,同样也是寄以厚望。
    郭家的族谱,郭浩已经定下,取名字的规矩,也都是单双排列,至于他们的字,等日后他们的师傅取也可以。
    “多谢父皇赐名!”
    郭浩点了点头,脸上露出笑容,摆手让随行的太监送出礼物,竟然是一模一样的玉佩。
    此时他们拿到玉佩,才看清样貌,只见玉佩上雕刻着龙纹,而小妙仪那枚是凤纹,原来郭浩早就准备好了。
    儿女们再次感谢,郭浩让他们落座,赐名需要有仪式感,但说话没必要太拘谨。
    “都坐吧,你们都是朕的儿女,没有必要太客气,这几年把你们留在边境,也确实是哭了你们了。”
    郭浩说完,男人们没什么反应,女人脸上的表情有些变化,她们都不是普通女子,从小养尊处优,边境的条件自然不能和京城比,还要照顾孩子、丈夫。
    “朕知道你们苦,但这是你们必须经历的,朕当年就是苦过来的,那时候兵荒马乱,能活下去都很不容易,更别说享受了。
    朕让你们经历这些,就是想让你们知道,这太平的来之不易,我们在京城享受的时候,边关的将士还在为我们戍守!”
    那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作为皇家子弟,最容易养成骄奢淫逸的习惯,郭浩让他们“体验”一下生活,对他们以后有好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虑之不远,其忧即至,先事虑事,先患虑患。
    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犹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
    朕之谋略,也许你们现在还不能理解,但你们翻翻史书看看,华夏历史三千年,那些游牧民族什么时候老实过!
    朕已年过百半,还要御驾亲征,为的是大宋江山,为的是子孙后代!
    那些大臣不理解朕,朕不会说什么,他们做官无非是为了名和利,此乃人之常情。
    但是你们作为朕的儿女,如果连你们都不理解朕,那么朕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了!”

章节目录


更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红莲素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红莲素心并收藏更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