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书雨助教,最近我们官府打算投入一笔钱进入官学,然后以后每年我们都会投入一成的收入来让县学发展,让更多的人来读书。我想听听你这个县学的人怎么看。”陈飞问道。
这个宁书雨也就是陈飞上次在县衙外面见到的人,他是县学的助教,并不属于入流的官员。不过这个宁书雨现在不过是十岁,可是却都是已经进入了县学三年了。古代男性虽然是二十岁成年,可是往往十五岁也就要亲自挣钱养活自己,所以这个十岁的人有三年工龄一点也都不奇怪。
“陈县令,其实我听了您的计划之后,我不建议你把个人的财富投入县学。”宁书雨说道。
“哦?你也好歹是县学的人,为何反对呢?”陈飞问道。
而宁书雨马上说:“陈县令既然你能够拿出自己的钱来投入到县学,那说明陈县令还是重视文教的。可是县学毕竟是官学,官场上的势力对于县学的控制太严格了,如果陈县令你的投入,那万一到时候被人挪用了怎么样?我不是怀疑陈县令,可是难道陈县令能保证以后的继任者不挪用?哪怕继任者不挪用,而且这个可是每年数千贯钱的投入,恐怕就算是一个州刺史也都会动心。所以万一到时候州刺史下令挪用,那怎么办?难道一个官卑职小的县令,能够抵抗吗?”
陈飞皱起了眉头,他意识到了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这个县学是官方机构,属于政府机构里面的一个部门,地位相当于后世的党校,还有各种学校合并而来的。可是他毕竟是属于官府的部门,那意味着也就是要绝对服从上级命令。现在自己投入了县学的财富,那一旦真正的投入进去了,那恐怕也就是属于公家的财富。那陈飞以后的继任者会怎么样看这个县学?他会不会挪用这笔钱。然后作为别的用途呢?
陈飞不会怀疑这种事情会不会发生,而是肯定这种事情一定会发生。哪怕是后世也都经常有学校挪用了助学金,甚至是还有不少慈善机构被爆料出来说挪用了爱心资金。在后世那个信息发达的时代都会有如此情况,而古代难道就没有?古代没有什么各种舆论监督,还有官府十分的封闭,百姓对于官府的运作流程都不了解。所以官员很容易可以把这里面的资金挪用走,这样也就可以用来做别的事情。如果陈飞投入了大笔资金进入了这个县学,那陈飞的继任者,还有更高一级的州府官员,他们的良心就那么好。不会挪用吗?
“还有,如果陈县令以后你调走了呢?一旦陈县令以后调走到别的地方为官,那到时候这个朔县的县学你还是否继续资助呢?如果到时候不资助了,那最后的结果也就是县学失去了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最后只是昙花一现。那个时候陈县令你的各种文教也都会人亡政息,彻底没有了发展。而陈县令如果去别的地方为官,那别的地方的官学,陈县令是否资助呢?如果陈县令不资助,那可就是遭人恨了。所谓不患寡患不均。都是陈县令的下属,你怎么如此优待朔县的鲜血,而忽视了别的地方的官学?这个何尝不是对他们的不公平?”
“至于最后一点,那也就是陈县令你的理想很大。一个县学远远不能满足这个理想。陈县令你的理想是想要天下人都能够有书读,而这个可是已经是涉及到了全国。可是这么做,一个县学的格局不就是太小了吗?从这点来看,县学其实是有很大先天不足的。”
陈飞这才猛然意识到。这个朔县的县学有很大先天不足。陈飞自然是要发展文教事业,所以才会想着投资县学。可是这个县学却属于官府机构,那到时候陈飞的投资也都是属于对官府的捐款。官府万一挪用了怎么办?所谓县学,那也就是一个“县”之内的学校,你在大也不过是一个县。一个县学,你因为属于官府机构,所以只能够在自己所属的县里面进行教学招生。
如果朔县的县学跑去了别的县城去招生,那绝对是动了别的县的蛋糕。而官府里面的问题,都是政治问题,一旦涉及到政治问题,那绝对都是一地鸡毛的烂事。到时候朔县这个县学,再怎么扩大招生,说到底也只能在一个县里面招生。如果超出了这个县,那也就是动了别人的利益,那个时候引起了官场纠纷是一定的。
所以县学的先天太不足了,他不可能扩展到全国都可以招生的学校。在大唐只有国子监,太学,还有四门学能够进行全国性的招生,别的地方的官学都是只能够在本地招生和教育。这个也就是官学的实质,官学的实质其实也就是属于政府机构,政府机构非常讲究职权范围,如果超越了职权范围之内,那绝对是要倒霉的。
“你说的不错,县学的先天不足,而且很容易被各个官府衙门掣肘,上面有太多的‘婆婆’。不过,那如果不投入县学,难道去捐给国子监吗?”陈飞问道。
宁书雨马上说:“陈县令,以我这几年的发现,我建议陈县令可以建议您弄一个私学。”
“私学?”陈飞有些不解。
私学也就是属于私人或者是社会团体办的学校,用后世的话来说也就是属于民办学校。陈飞一时也都没有反应过来,因为陈飞在后世从小到大都是吃着财政拨款的福利院里面长大的孤儿,上的学校也都是政府投资的建立的公立学校。可是突然现在有人建议自己弄一个民办学校,这个让陈飞有些没有反应过来,甚至他根本没有这么想过。陈飞心里面其实对于民办学校一直都不太重视,因为在后世陈飞的印象里面,民办学校远远比不上公办学校,所以他也都没有这么想过。(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这个宁书雨也就是陈飞上次在县衙外面见到的人,他是县学的助教,并不属于入流的官员。不过这个宁书雨现在不过是十岁,可是却都是已经进入了县学三年了。古代男性虽然是二十岁成年,可是往往十五岁也就要亲自挣钱养活自己,所以这个十岁的人有三年工龄一点也都不奇怪。
“陈县令,其实我听了您的计划之后,我不建议你把个人的财富投入县学。”宁书雨说道。
“哦?你也好歹是县学的人,为何反对呢?”陈飞问道。
而宁书雨马上说:“陈县令既然你能够拿出自己的钱来投入到县学,那说明陈县令还是重视文教的。可是县学毕竟是官学,官场上的势力对于县学的控制太严格了,如果陈县令你的投入,那万一到时候被人挪用了怎么样?我不是怀疑陈县令,可是难道陈县令能保证以后的继任者不挪用?哪怕继任者不挪用,而且这个可是每年数千贯钱的投入,恐怕就算是一个州刺史也都会动心。所以万一到时候州刺史下令挪用,那怎么办?难道一个官卑职小的县令,能够抵抗吗?”
陈飞皱起了眉头,他意识到了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这个县学是官方机构,属于政府机构里面的一个部门,地位相当于后世的党校,还有各种学校合并而来的。可是他毕竟是属于官府的部门,那意味着也就是要绝对服从上级命令。现在自己投入了县学的财富,那一旦真正的投入进去了,那恐怕也就是属于公家的财富。那陈飞以后的继任者会怎么样看这个县学?他会不会挪用这笔钱。然后作为别的用途呢?
陈飞不会怀疑这种事情会不会发生,而是肯定这种事情一定会发生。哪怕是后世也都经常有学校挪用了助学金,甚至是还有不少慈善机构被爆料出来说挪用了爱心资金。在后世那个信息发达的时代都会有如此情况,而古代难道就没有?古代没有什么各种舆论监督,还有官府十分的封闭,百姓对于官府的运作流程都不了解。所以官员很容易可以把这里面的资金挪用走,这样也就可以用来做别的事情。如果陈飞投入了大笔资金进入了这个县学,那陈飞的继任者,还有更高一级的州府官员,他们的良心就那么好。不会挪用吗?
“还有,如果陈县令以后你调走了呢?一旦陈县令以后调走到别的地方为官,那到时候这个朔县的县学你还是否继续资助呢?如果到时候不资助了,那最后的结果也就是县学失去了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最后只是昙花一现。那个时候陈县令你的各种文教也都会人亡政息,彻底没有了发展。而陈县令如果去别的地方为官,那别的地方的官学,陈县令是否资助呢?如果陈县令不资助,那可就是遭人恨了。所谓不患寡患不均。都是陈县令的下属,你怎么如此优待朔县的鲜血,而忽视了别的地方的官学?这个何尝不是对他们的不公平?”
“至于最后一点,那也就是陈县令你的理想很大。一个县学远远不能满足这个理想。陈县令你的理想是想要天下人都能够有书读,而这个可是已经是涉及到了全国。可是这么做,一个县学的格局不就是太小了吗?从这点来看,县学其实是有很大先天不足的。”
陈飞这才猛然意识到。这个朔县的县学有很大先天不足。陈飞自然是要发展文教事业,所以才会想着投资县学。可是这个县学却属于官府机构,那到时候陈飞的投资也都是属于对官府的捐款。官府万一挪用了怎么办?所谓县学,那也就是一个“县”之内的学校,你在大也不过是一个县。一个县学,你因为属于官府机构,所以只能够在自己所属的县里面进行教学招生。
如果朔县的县学跑去了别的县城去招生,那绝对是动了别的县的蛋糕。而官府里面的问题,都是政治问题,一旦涉及到政治问题,那绝对都是一地鸡毛的烂事。到时候朔县这个县学,再怎么扩大招生,说到底也只能在一个县里面招生。如果超出了这个县,那也就是动了别人的利益,那个时候引起了官场纠纷是一定的。
所以县学的先天太不足了,他不可能扩展到全国都可以招生的学校。在大唐只有国子监,太学,还有四门学能够进行全国性的招生,别的地方的官学都是只能够在本地招生和教育。这个也就是官学的实质,官学的实质其实也就是属于政府机构,政府机构非常讲究职权范围,如果超越了职权范围之内,那绝对是要倒霉的。
“你说的不错,县学的先天不足,而且很容易被各个官府衙门掣肘,上面有太多的‘婆婆’。不过,那如果不投入县学,难道去捐给国子监吗?”陈飞问道。
宁书雨马上说:“陈县令,以我这几年的发现,我建议陈县令可以建议您弄一个私学。”
“私学?”陈飞有些不解。
私学也就是属于私人或者是社会团体办的学校,用后世的话来说也就是属于民办学校。陈飞一时也都没有反应过来,因为陈飞在后世从小到大都是吃着财政拨款的福利院里面长大的孤儿,上的学校也都是政府投资的建立的公立学校。可是突然现在有人建议自己弄一个民办学校,这个让陈飞有些没有反应过来,甚至他根本没有这么想过。陈飞心里面其实对于民办学校一直都不太重视,因为在后世陈飞的印象里面,民办学校远远比不上公办学校,所以他也都没有这么想过。(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