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线转向北方战场。
去年十月,光明教教主袁昊在潼州集结十一万光明军,欲南下将莱州收归囊中,没想到,临州光明军在郭忧的平叛大军追击下已经难以在临州立足,只能向潼州撤退,得知消息的郭忧迅速率领平叛大军向潼州方向前进,欲一举将被光明教控制的潼州攻下。
郭忧的平叛大军将至,袁昊欲南下莱州的计划破产,只能率领十一万光明军向潼州至临州的边境地区而来,阻挡郭忧的平叛大军。
随后从临州撤退的光明军与袁昊率领的光明军汇合,使得袁昊手中兵力达到十三万六千,如此庞大的兵力已经是整个大黎帝国境内最大的一股光明军,要是放到其他州(无临州)去,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
但是郭忧的平叛大军也不弱,甚至在兵力少比袁昊率领的光明军更多。
郭忧的平叛大军刚刚组建时只有十万余人,数个月后,增加至十四万人,在郭忧率领平叛大军向潼州而去时,郭忧又从路过的郡县抽调官兵,使得平叛大军兵力达到十八万,对外号称三十万。
而这十八万平叛大军只是临州官兵的一部分罢了,截止去年十月,在朝廷和临州世家的努力下,临州境内的官军总兵力已经临近四十万,临州各地城池少则一千五百守军,多则数千守军,守护新平城的官军又恢复到五万。
这其实还不是临州官军的极限,要知道临州总人口接近六百五十万,极限募兵可超过一百万,这真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人口底蕴代表着战争潜力,所以云逸才想方设法增加治下的人口。
一时之间,潼州和临州相接壤的地区聚集十三万六千光明军和十八万官军,敌对双方总兵力已经超过三十万,堪称是目前大黎帝国境内最大的战场。
虽然平叛大军比光明教多出四万多兵力,但是双方的差距并不大,平叛大军中多新兵,光明军中新兵较少,且大部分士卒都见过血,再加上光明军的信仰武装,双方基本上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
当兵力达到某个数量时,许多计谋就不适用了,只能真刀真枪的硬拼,但是这样也会使得交战双方付出巨大损伤。
袁昊不愿意看到光明军损失太大,要是损失太大,日后攻占大黎帝国其他州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郭忧同样不愿意看到平叛大军损失太大,郭忧是世家的一员(不是七姓十二氏的郭氏出身),不过郭忧的心也不完全向着世家,算是中立派,若非如此,郭忧也不会被已逝的方曜任命为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
袁昊和郭忧两人的想法,使得光明军和平叛大军万人规模以上的战斗大大减少,多数都是千人规模的战斗,以至于在进入冬季最寒冷一个月前,双方兵力损失均不超过两万。
不过为了取得这场至关重要的战争的胜利,即便付出不小的损伤,双方的兵力却都比战前还要多,光明军兵力已至十四万余人,平叛大军兵力已至二十一万,双方的兵力在快速拉大,战争的天平在向平叛大军一方倾斜,郭忧已经准备好,等年后就会向光明军发动总共。
然而事情再一次发生转机,新年刚过,平叛大军还没有准备好向对面的光明军发动总攻,宿州的光明军却主动撤离宿州,撤离宿州的光明军总兵力高达九万五千余人,宿州光明军在离开宿州后兵分两路,一路约三万光明军由左副舵主张枫去往潼州北部,防备宿州的世家联军,另一路约六万五千人在舵主蒋舟的率领下直接从临州西北方向进入临州,短短五天时间里连破三城,包括一座郡城宝庆郡城。
惊闻此事,郭忧大怒,直接命令苗达的天狼骑北上宝庆郡,又命杨林率领五万步兵紧随其后,一定要将这股进入临州的光明军消灭或者驱逐出临州,不过也因为这股侵入临州的光明军,郭忧想要向对面光明军发动总攻的计划暂时搁置。
在宿州光明军撤离宿州的时候,莱州剩余的七万三千余光明军在舵主任建新的率领下向莱州世家联军封锁线的薄弱区域发动一次猛攻,随后七万光明军突破封锁线,进入到潼州。
进入潼州后,来自莱州的七万光明军也兵分两路,一路约三万光明军由左副舵主王骏统率,坐镇潼州南部,防备莱州的世家联军,另一路约四万光明军由舵主任建新亲自统率,直向北方而去,最终与袁昊率领的十四万光明军汇合,使得袁昊手中兵力达到十八万,而袁昊对面的平叛大军在调走天狼骑和五万步兵后只剩下十五万人,在这片战场上,光明军的兵力还是第一次超过平叛大军。
在来自莱州的光明军与袁昊率领的光明军刚刚汇合后,早已经准备多时的袁昊一声令下,麾下十八万光明军向对面的平叛大军发动总攻。
“光明降世!”
“圣光普照,驱散黑暗!”
狂热的口号声响起,十八万悍不畏死的光明军士卒疯魔了一般向平叛大军的方向冲去。
郭忧原本以为那侵入临州的光明军是对面的光明军悄悄分兵过去,己方兵力在正面战场依旧占据优势,光明军不可能发动大规模进攻,却没有想到那侵入临州的光明军根本不是对面的光明军分兵,对面光明军有增无减,兵力甚至比己方高出三万。
郭忧匆忙传令平叛大军各部列阵迎敌。
天空之,箭矢如雨下,地面上,双方上百架床弩互相发射出上百根手臂粗细的巨型弩箭。
一根巨型弩箭射进敌人的阵列中,直接将盾兵的盾牌射穿,巨型弩箭没有停下继续前进,一连将七名士卒的身体洞穿。
可怕的战争利器。
双方不知道有多少士卒在箭矢、巨型弩箭、投石机投掷出去的石头下殒命,最终双方刀兵相接,厮杀在一起。
去年十月,光明教教主袁昊在潼州集结十一万光明军,欲南下将莱州收归囊中,没想到,临州光明军在郭忧的平叛大军追击下已经难以在临州立足,只能向潼州撤退,得知消息的郭忧迅速率领平叛大军向潼州方向前进,欲一举将被光明教控制的潼州攻下。
郭忧的平叛大军将至,袁昊欲南下莱州的计划破产,只能率领十一万光明军向潼州至临州的边境地区而来,阻挡郭忧的平叛大军。
随后从临州撤退的光明军与袁昊率领的光明军汇合,使得袁昊手中兵力达到十三万六千,如此庞大的兵力已经是整个大黎帝国境内最大的一股光明军,要是放到其他州(无临州)去,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
但是郭忧的平叛大军也不弱,甚至在兵力少比袁昊率领的光明军更多。
郭忧的平叛大军刚刚组建时只有十万余人,数个月后,增加至十四万人,在郭忧率领平叛大军向潼州而去时,郭忧又从路过的郡县抽调官兵,使得平叛大军兵力达到十八万,对外号称三十万。
而这十八万平叛大军只是临州官兵的一部分罢了,截止去年十月,在朝廷和临州世家的努力下,临州境内的官军总兵力已经临近四十万,临州各地城池少则一千五百守军,多则数千守军,守护新平城的官军又恢复到五万。
这其实还不是临州官军的极限,要知道临州总人口接近六百五十万,极限募兵可超过一百万,这真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人口底蕴代表着战争潜力,所以云逸才想方设法增加治下的人口。
一时之间,潼州和临州相接壤的地区聚集十三万六千光明军和十八万官军,敌对双方总兵力已经超过三十万,堪称是目前大黎帝国境内最大的战场。
虽然平叛大军比光明教多出四万多兵力,但是双方的差距并不大,平叛大军中多新兵,光明军中新兵较少,且大部分士卒都见过血,再加上光明军的信仰武装,双方基本上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
当兵力达到某个数量时,许多计谋就不适用了,只能真刀真枪的硬拼,但是这样也会使得交战双方付出巨大损伤。
袁昊不愿意看到光明军损失太大,要是损失太大,日后攻占大黎帝国其他州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郭忧同样不愿意看到平叛大军损失太大,郭忧是世家的一员(不是七姓十二氏的郭氏出身),不过郭忧的心也不完全向着世家,算是中立派,若非如此,郭忧也不会被已逝的方曜任命为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
袁昊和郭忧两人的想法,使得光明军和平叛大军万人规模以上的战斗大大减少,多数都是千人规模的战斗,以至于在进入冬季最寒冷一个月前,双方兵力损失均不超过两万。
不过为了取得这场至关重要的战争的胜利,即便付出不小的损伤,双方的兵力却都比战前还要多,光明军兵力已至十四万余人,平叛大军兵力已至二十一万,双方的兵力在快速拉大,战争的天平在向平叛大军一方倾斜,郭忧已经准备好,等年后就会向光明军发动总共。
然而事情再一次发生转机,新年刚过,平叛大军还没有准备好向对面的光明军发动总攻,宿州的光明军却主动撤离宿州,撤离宿州的光明军总兵力高达九万五千余人,宿州光明军在离开宿州后兵分两路,一路约三万光明军由左副舵主张枫去往潼州北部,防备宿州的世家联军,另一路约六万五千人在舵主蒋舟的率领下直接从临州西北方向进入临州,短短五天时间里连破三城,包括一座郡城宝庆郡城。
惊闻此事,郭忧大怒,直接命令苗达的天狼骑北上宝庆郡,又命杨林率领五万步兵紧随其后,一定要将这股进入临州的光明军消灭或者驱逐出临州,不过也因为这股侵入临州的光明军,郭忧想要向对面光明军发动总攻的计划暂时搁置。
在宿州光明军撤离宿州的时候,莱州剩余的七万三千余光明军在舵主任建新的率领下向莱州世家联军封锁线的薄弱区域发动一次猛攻,随后七万光明军突破封锁线,进入到潼州。
进入潼州后,来自莱州的七万光明军也兵分两路,一路约三万光明军由左副舵主王骏统率,坐镇潼州南部,防备莱州的世家联军,另一路约四万光明军由舵主任建新亲自统率,直向北方而去,最终与袁昊率领的十四万光明军汇合,使得袁昊手中兵力达到十八万,而袁昊对面的平叛大军在调走天狼骑和五万步兵后只剩下十五万人,在这片战场上,光明军的兵力还是第一次超过平叛大军。
在来自莱州的光明军与袁昊率领的光明军刚刚汇合后,早已经准备多时的袁昊一声令下,麾下十八万光明军向对面的平叛大军发动总攻。
“光明降世!”
“圣光普照,驱散黑暗!”
狂热的口号声响起,十八万悍不畏死的光明军士卒疯魔了一般向平叛大军的方向冲去。
郭忧原本以为那侵入临州的光明军是对面的光明军悄悄分兵过去,己方兵力在正面战场依旧占据优势,光明军不可能发动大规模进攻,却没有想到那侵入临州的光明军根本不是对面的光明军分兵,对面光明军有增无减,兵力甚至比己方高出三万。
郭忧匆忙传令平叛大军各部列阵迎敌。
天空之,箭矢如雨下,地面上,双方上百架床弩互相发射出上百根手臂粗细的巨型弩箭。
一根巨型弩箭射进敌人的阵列中,直接将盾兵的盾牌射穿,巨型弩箭没有停下继续前进,一连将七名士卒的身体洞穿。
可怕的战争利器。
双方不知道有多少士卒在箭矢、巨型弩箭、投石机投掷出去的石头下殒命,最终双方刀兵相接,厮杀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