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副标题:大新闻终于成了新闻
“那就是你们校方的问题了。”
“我们校方的问题?袁先生,你是不是精神上有些问题?”
“哈哈哈。副校长先生,我很正常。你听我说完……”
詹姆斯b柯南特听完了袁燕倏一番话,心中真的有些……不,很是意动了。
他的身世和爱手艺大人有点像,都是出身于新英格兰名门,妥妥的大美利坚蓝血贵族中的一员。当然他的家族目前现状要比爱手艺这种破落户强得多了。
nyu副校长这个职位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个过渡,他老人家的目标肯定是一流名校的校长,甚至哈佛或者耶鲁校长这个职位都是一个台阶,让他进入高层政治圈的台阶。
威尔逊这位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不就成了总统了吗?
柯南特先生虽然目前只是个教育工作者,但是他和共和党的关系非常之深,还是这届副总统小约翰卡尔文柯立芝(john calvin coolidge,jr.)的好友。
总而言之,詹姆斯b柯南特在政治上那也是有一定野心的。
他习惯性地微皱眉头,开始仔细参详起这个中国学生的说法了。
就像这小家伙说的那样,输了是个人问题,要是赢了那就是nyu的学术成果,对校董事会还有偌大的好处。这么一想的话,似乎对本校和他本人来说有益无害来着。
副校长先生沉吟了一会,这才开口道:“不得不承认,袁先生你说的有点道理。可是……”
他往外一指道:“nyu是著名学府,不是什么赛马场。你如果不停止的话,那么外面这么多人怎么办?”
“好办啊,这很好办啊。”袁燕倏不假思索地道,“副校长先生,从现在开始我只接受校内人员的投注。这是我们nyu绅士……嗯,还有淑女之间的‘游戏’。”
“嗯,这倒也是一个主意……”
就在柯南特先生点头的时候,从门外冲进来四个男子。他们四位帽歪衣斜,看起来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冲破外面的人群才来到这里的。
这四个家伙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室内唯一一个黄种人,脚步不停地就朝着我们的袁大师奔了过来,一边跑一边嘴里还喊。
“我是《太阳报》的记者。”
“我是《纽约先驱报》的记者”
“我是《纽约论坛报》的记者。”
袁燕倏忍不住抬手看了看表,这都两点多钟了啊,这些家伙的动作实在太慢了。
他心中暗暗叹息,哎,要是搁在一百年之后,直播车早就把nyu给围上了啊。
这三份十九世纪创刊的报纸都非常有“特色”,并称为美国新闻史上的三大便士报。所谓“便士报”指的是该报每份售价一分钱(1penny),并且在街头出售。而当时其他报纸都要卖6美分左右,一般是直接送到读者家里和办公室里的。
虽然售价便宜,但是这三份报纸的报导还是很有“质量”的。常见的标题有:
《我在另一个女人的爱情生活里面度过了三十四个小时》
《他打我我爱他》
《我知道谁杀死了我的丈夫但我不能说》
……
“袁先生,我是《纽约每日新闻报》的记者。”
《纽约每日新闻报(newyorkdailynews)》当然没有《纽约日报》那么有名,可是只要再过几年,这份报纸就会成为当时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到了三十年代每日发行量达到200万份。
它去年刚刚创刊,从一开始就热衷传播桃色新闻,后来又“独辟蹊径”地刊登性感女郎照片,因此才赢得了“美国日报销量之王”的荣誉。
这四家报纸就是美国小报从“黄色新闻”的转向桃色新闻的真实写照。(注释1)
哎呀,我一下就集全了纽约四大小报的记者,想想真还蛮有成就感的吗。
袁燕倏急急地道:“副校长先生,如果你没有更好的法子就请采纳我的建议吧。我要去应付这些记者了。”
然后他整理了一下衣服,一脸灿烂笑容地迎向了这两辈子的第一次媒体采访。而他这两辈子被记者问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袁先生,听说你有精神问题?”
这是什么问题啊?他瞬间就对这些无冕之王失去了好感。
“这……这是赤果果的污蔑。我的精神极为健全,不然怎么会成为nyu的博士在读生的呢?”
“嗯嗯嗯。”
这位老兄马上就低头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行字……
“袁先生,听说你是贵国大统领的亲戚?”
嗯,这个问题就正常多了吗。
“这个么,也可以这么说吧,反正五百年前是一家。”
“我明白了。”
明白了的记者奋笔疾书中……
“袁先生,听说您家族是中国首富?”
哎,总不让人把自己小瞧了啊。
“不不不,这是谣传。不过我的家族确实是中国一个‘郡’的首富。”
美国的行政区划大体来说有三级,第一级就是州(state),第二级是郡(county其实就是县),第三级是各州州政府自己规定的可以是镇(towm),也可以是市(city).当然镇和市下面还有乡村这种基层单位,不过已经不成为一个行政级别了。(注释2)
袁某人的老家在后世不过是个县级市罢了,可是在这里他巧妙地偷换了一下概念,就从县级市首富变成地级市的首富。这两者的区别可就大了去了。
“原来如此!”
人家从善如流地做了相应的记录……
“袁先生,我想问的是你怎么做出共和党能赢250票的判断呢?”
嗨,总算来一个比较正常的问题了。
“共和党能大胜250票。这是我和我的论文指导学者,nyu政治经济学教授尤里安钱德勒先生一起得出的结论。当然主要是他的看法,我对此也非常信服,不然也不会接受这么多人还有这样大的投注啦。”
“那么袁先生。钱德勒教授先生现在在哪?”
“哦,他有点私事回宾州了。你们如果要采访他,过几天再来吧。”
“好吧,袁先生,我可以给你拍张照片吗?”
………………………………
注释1:黄色新闻和****不是一个概念,称呼的来源也不一样。
****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笔者认为比较靠(you)谱(qu)的说法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兼同性恋王尔德因为“有伤风化罪”被逮捕的时候腋下夹着一本黄色封面的书,于是在记者的笔下这本黄书就成了“黄书”,于是就有了****这个称呼。
而黄色新闻不是指往下三路招呼的新闻,而是指耸动夸张的犯罪新闻与社会丑闻,大量应用触目惊心的新闻图片,并且对底层人士具有很大煽动性的新闻。
还记得前文提到的麦金莱总统刺杀案吗?
人们发现了那个被捕的无政府主义刺客随身携带了一张《世界报》,而这份报纸就以“黄色新闻”著称。因为这起事件,社会舆论对此大加挞伐,黄色新闻就开始销声匿迹,这些小报也朝着桃色新闻转向。
注释2:美国的市(city)也不一定就是第三级行政级别,也有可能是独立于郡的半自治政治体。比如说维吉尼亚州的所有市都独立于郡。而且大新乡是个特例,这里的市管辖着郡。
我们这些从老祖宗开始就觉得中央集权大一统是天经地义的中国人要理解美国,首先就要知道美国实际上是一个“国中有国,国中之国中还有国”的国家。
这是因为北美一开始是大大小小互不统属、独立自治的殖民地,这些殖民地的开拓者原来都不是一个国家的人;等到北美十三州时期开始实行松散的邦联制;最后在赢得了独立战争,各州代表签署了《独立宣言》之后,联邦制才得以确立。
所以美利坚合众国保留了大量邦联制和独立殖民地的残余,这些半独立的市就是一项。还有就是各州拥有独立的司法权。
美国很多影视作品里面都有这样的情节,地方警署可以不鸟fbi,完全掌握某些案件的管辖权。不过这些案件一旦涉及联邦管辖范围,比如说邮政和金融系统,那么地方警署再不愿意也没有办法阻挡fbi的干涉了。这就是各州独立司法权和联邦司法管辖权的体现。
“那就是你们校方的问题了。”
“我们校方的问题?袁先生,你是不是精神上有些问题?”
“哈哈哈。副校长先生,我很正常。你听我说完……”
詹姆斯b柯南特听完了袁燕倏一番话,心中真的有些……不,很是意动了。
他的身世和爱手艺大人有点像,都是出身于新英格兰名门,妥妥的大美利坚蓝血贵族中的一员。当然他的家族目前现状要比爱手艺这种破落户强得多了。
nyu副校长这个职位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个过渡,他老人家的目标肯定是一流名校的校长,甚至哈佛或者耶鲁校长这个职位都是一个台阶,让他进入高层政治圈的台阶。
威尔逊这位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不就成了总统了吗?
柯南特先生虽然目前只是个教育工作者,但是他和共和党的关系非常之深,还是这届副总统小约翰卡尔文柯立芝(john calvin coolidge,jr.)的好友。
总而言之,詹姆斯b柯南特在政治上那也是有一定野心的。
他习惯性地微皱眉头,开始仔细参详起这个中国学生的说法了。
就像这小家伙说的那样,输了是个人问题,要是赢了那就是nyu的学术成果,对校董事会还有偌大的好处。这么一想的话,似乎对本校和他本人来说有益无害来着。
副校长先生沉吟了一会,这才开口道:“不得不承认,袁先生你说的有点道理。可是……”
他往外一指道:“nyu是著名学府,不是什么赛马场。你如果不停止的话,那么外面这么多人怎么办?”
“好办啊,这很好办啊。”袁燕倏不假思索地道,“副校长先生,从现在开始我只接受校内人员的投注。这是我们nyu绅士……嗯,还有淑女之间的‘游戏’。”
“嗯,这倒也是一个主意……”
就在柯南特先生点头的时候,从门外冲进来四个男子。他们四位帽歪衣斜,看起来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冲破外面的人群才来到这里的。
这四个家伙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室内唯一一个黄种人,脚步不停地就朝着我们的袁大师奔了过来,一边跑一边嘴里还喊。
“我是《太阳报》的记者。”
“我是《纽约先驱报》的记者”
“我是《纽约论坛报》的记者。”
袁燕倏忍不住抬手看了看表,这都两点多钟了啊,这些家伙的动作实在太慢了。
他心中暗暗叹息,哎,要是搁在一百年之后,直播车早就把nyu给围上了啊。
这三份十九世纪创刊的报纸都非常有“特色”,并称为美国新闻史上的三大便士报。所谓“便士报”指的是该报每份售价一分钱(1penny),并且在街头出售。而当时其他报纸都要卖6美分左右,一般是直接送到读者家里和办公室里的。
虽然售价便宜,但是这三份报纸的报导还是很有“质量”的。常见的标题有:
《我在另一个女人的爱情生活里面度过了三十四个小时》
《他打我我爱他》
《我知道谁杀死了我的丈夫但我不能说》
……
“袁先生,我是《纽约每日新闻报》的记者。”
《纽约每日新闻报(newyorkdailynews)》当然没有《纽约日报》那么有名,可是只要再过几年,这份报纸就会成为当时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到了三十年代每日发行量达到200万份。
它去年刚刚创刊,从一开始就热衷传播桃色新闻,后来又“独辟蹊径”地刊登性感女郎照片,因此才赢得了“美国日报销量之王”的荣誉。
这四家报纸就是美国小报从“黄色新闻”的转向桃色新闻的真实写照。(注释1)
哎呀,我一下就集全了纽约四大小报的记者,想想真还蛮有成就感的吗。
袁燕倏急急地道:“副校长先生,如果你没有更好的法子就请采纳我的建议吧。我要去应付这些记者了。”
然后他整理了一下衣服,一脸灿烂笑容地迎向了这两辈子的第一次媒体采访。而他这两辈子被记者问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袁先生,听说你有精神问题?”
这是什么问题啊?他瞬间就对这些无冕之王失去了好感。
“这……这是赤果果的污蔑。我的精神极为健全,不然怎么会成为nyu的博士在读生的呢?”
“嗯嗯嗯。”
这位老兄马上就低头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行字……
“袁先生,听说你是贵国大统领的亲戚?”
嗯,这个问题就正常多了吗。
“这个么,也可以这么说吧,反正五百年前是一家。”
“我明白了。”
明白了的记者奋笔疾书中……
“袁先生,听说您家族是中国首富?”
哎,总不让人把自己小瞧了啊。
“不不不,这是谣传。不过我的家族确实是中国一个‘郡’的首富。”
美国的行政区划大体来说有三级,第一级就是州(state),第二级是郡(county其实就是县),第三级是各州州政府自己规定的可以是镇(towm),也可以是市(city).当然镇和市下面还有乡村这种基层单位,不过已经不成为一个行政级别了。(注释2)
袁某人的老家在后世不过是个县级市罢了,可是在这里他巧妙地偷换了一下概念,就从县级市首富变成地级市的首富。这两者的区别可就大了去了。
“原来如此!”
人家从善如流地做了相应的记录……
“袁先生,我想问的是你怎么做出共和党能赢250票的判断呢?”
嗨,总算来一个比较正常的问题了。
“共和党能大胜250票。这是我和我的论文指导学者,nyu政治经济学教授尤里安钱德勒先生一起得出的结论。当然主要是他的看法,我对此也非常信服,不然也不会接受这么多人还有这样大的投注啦。”
“那么袁先生。钱德勒教授先生现在在哪?”
“哦,他有点私事回宾州了。你们如果要采访他,过几天再来吧。”
“好吧,袁先生,我可以给你拍张照片吗?”
………………………………
注释1:黄色新闻和****不是一个概念,称呼的来源也不一样。
****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笔者认为比较靠(you)谱(qu)的说法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兼同性恋王尔德因为“有伤风化罪”被逮捕的时候腋下夹着一本黄色封面的书,于是在记者的笔下这本黄书就成了“黄书”,于是就有了****这个称呼。
而黄色新闻不是指往下三路招呼的新闻,而是指耸动夸张的犯罪新闻与社会丑闻,大量应用触目惊心的新闻图片,并且对底层人士具有很大煽动性的新闻。
还记得前文提到的麦金莱总统刺杀案吗?
人们发现了那个被捕的无政府主义刺客随身携带了一张《世界报》,而这份报纸就以“黄色新闻”著称。因为这起事件,社会舆论对此大加挞伐,黄色新闻就开始销声匿迹,这些小报也朝着桃色新闻转向。
注释2:美国的市(city)也不一定就是第三级行政级别,也有可能是独立于郡的半自治政治体。比如说维吉尼亚州的所有市都独立于郡。而且大新乡是个特例,这里的市管辖着郡。
我们这些从老祖宗开始就觉得中央集权大一统是天经地义的中国人要理解美国,首先就要知道美国实际上是一个“国中有国,国中之国中还有国”的国家。
这是因为北美一开始是大大小小互不统属、独立自治的殖民地,这些殖民地的开拓者原来都不是一个国家的人;等到北美十三州时期开始实行松散的邦联制;最后在赢得了独立战争,各州代表签署了《独立宣言》之后,联邦制才得以确立。
所以美利坚合众国保留了大量邦联制和独立殖民地的残余,这些半独立的市就是一项。还有就是各州拥有独立的司法权。
美国很多影视作品里面都有这样的情节,地方警署可以不鸟fbi,完全掌握某些案件的管辖权。不过这些案件一旦涉及联邦管辖范围,比如说邮政和金融系统,那么地方警署再不愿意也没有办法阻挡fbi的干涉了。这就是各州独立司法权和联邦司法管辖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