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集权的政令,只能下达到县一级,在往下就是门阀、豪强、士绅。
    朝廷的政令需要执行,就得依靠这些人和所谓的吏。
    一个县正式的官员,正常都是三四个。
    县令,县丞、县尉、主薄,这些人是官,其他的都是吏。
    这就是隐户生存的土壤,权利无法达到最基层,这是历朝历代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一直到……才算基本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李世民到了也没给个准话,思虑良久摆摆手:“容朕好好想想。”
    说着转身就走了,李诚这一次没有坚持,沉默的目送皇帝离开。
    其实,李诚就没指望李世民能做到。
    皇帝和门阀、豪强,其实是共生体。
    这就可以解释的清楚,为何封建集权制度解决不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可是李世民非要问到底,李诚只好搬出大杀器,人口普查。
    只要他能答应一次,今后就会形成一个定例,新君登基就得来一次。
    强势一点的皇帝,二十年来一次也很正常。
    李诚没打算去搞制度变革,因为那是找死。
    疑似穿越者的前辈王莽就是这么玩死自己的,最终便宜了另外一个疑似穿越者的前辈刘秀。
    很神奇,是吧?
    不管怎么说,皇帝被李诚打发走了,再问下去麻烦更多。
    李诚现在能做的事情,就是尽量的延长大唐的寿命。
    寄希望与后来人成长起来做出改变,其实也没什么希望。
    李诚很清楚,来到一个太平盛世想改变制度,根本就不可能。
    穿越乱世,一张白纸才好作画。
    其实也无所谓了,这些都不是问题,在这个世界好好的活下去,护佑好一家人,就算是成功的一次时空旅行了。
    李世民离开半个时辰不到,大太监便出现在李诚面前,笑嘻嘻的施礼道:“恭喜自成先生。”
    李诚诧异道:“何喜之有?”
    “陛下问,兵部、吏部、中书侍郎,选一。
    太子身边的职位,四品官员任选一个。”
    嘶……李诚觉得牙疼,李世民这也太狠了一点,这是告诉天下人,李诚和太子李治彻底的绑在一起了。
    今后李诚想不成为众矢之的都难啊。
    “陛下还说了,死了回登州的心,安心在长安辅佐教导太子吧。”
    大太监眼睛里的羡慕,丝毫不加掩饰。
    李诚从这话里听出了另外的意思,不由的叹息一声。
    大太监奇怪的看着李诚,眨眨眼,似乎明白了什么,眼神里的羡慕却依旧不改。
    他的思维跟李诚不一样,他的一切都是李世民给的,所以给皇帝背锅是工作职责之一。
    太监的工作决定了他的思维,所以他理解不了李诚。
    皇帝老子是铁了心要把李诚绑在战车上了,虽然李诚并不抵触,只是觉得时间比预想的提前了一点。
    剩下的就是选择了,去兵部还是吏部?
    现在的兵部尚书是李绩,关系不算好也不算坏,李绩也表达了善意,所以选择兵部还是比较容易适应的。
    东宫那边,还是不要选了,或者说是把选择权交给李治吧。
    有了决断李诚也不多想了,转身回去工作,不能回登州的话,很多事情需要交代清楚。
    给刘仁轨和崔成写信是必须的,至于许敬宗,李诚没有给他写信。
    这家伙的属性决定了,他是一定会抓住一切机会回长安的。
    许敬宗这个家伙的人品不行,但他还是有优点的。
    至少在忠诚的问题上,比那些所谓的直臣要靠谱,将来李治也确实需要一个干脏活累活的人。
    所以,这一次辽东大捷之后,借机把他弄到李治身边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李诚为李治谋划,当然不是出于所谓的一片公心,主要还是私心。
    不然就李诚现在的局面,没有皇帝的支持,处境艰难谈不上,处处受抵触是肯定的。
    当然眼下的处境,也是李世民一手早就的。
    这皇帝就没个好人啊。
    两封信刚写完,李治兴奋的冲了进来,见到李诚也不掩饰自己的激动:“师傅好!”
    李诚淡淡的撇他一眼:“从定州赶过来迎驾是谁给你出的主意?”
    李治本在定州,由马周、刘汩辅佐,负责大军后勤并坐镇后方诸事。
    “回师傅,是马宾王的建议。”
    李治收起兴奋,正色回答。
    他很了解李诚,知道这是要结合实际案例给自己上课的前奏。
    “马宾王么?
    可惜了,此人非长寿之相。”
    李诚说着悠悠叹息一声,李治顿时眼睛就直了,师傅还有这个本事?
    父皇说师傅出身山门,想来山门中所学渊深驳杂,不然师傅怎么什么都会呢?
    嗯,李治心目中的李诚,有点无所不能的意思。
    瞄了一眼李治惊愕的表情,李诚找到了成功忽悠的快感,事实会证明师傅是正确的,并且会一直正确下去。
    熬到李世民挂了,不喜欢争权夺利的李诚,就会成为李治最强有力的依靠。
    到时候,长孙无忌就不会成为威胁。
    李诚其实一点都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但是没法子,这人吃人的世界就是这么残酷。
    “说吧,为何如此失态?”
    装完果断的转移话题,正好挠在李治的痒处。
    “师傅可知,适才父皇问及东宫属官诸事,大司空推荐了任选,弟子坚持之下,父皇支持了弟子。”
    李治说这话的时候,嘴都在颤抖。
    长孙无忌是谁啊?
    是大司空,是亲舅舅,是贞观一朝几乎所有重要的官职都轮了一遍的赵国公。
    李治成为太子之前,是长孙无忌的提议,让李治进入了太子的争夺行列。
    按说李治应该很感激长孙无忌的支持,实际上却并不是这样,李治作为储君,感受到的是长孙无忌勃勃野心。
    这也是李诚教导的结果,不要看他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
    长孙家族在贞观年间,膨胀的太快了。
    这就是李治看到的现实。
    李治的态度很重要,历史上高宗初期,李治对长孙无忌还是很顺从的,一直到武则天的事情发生了,才开始了矛盾之旅,最后在武则天的帮助下,做掉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集团。
    实际上李世民留下的是长孙无忌、褚遂良、李道宗这个三角的稳定辅助系统,可惜李道宗这货没担当,彻底的被架空了,才导致了长孙无忌一家独大。
    “太子很开心?”
    李诚笑眯眯的问了一句,李治使劲的点点头:“师傅,这是父皇头一回支持治,当时治紧张的心都快跳出来了。
    对了,父皇还提了凌霄阁,舅父是第一位呢。”
    李诚听了笑而不语,平静的看着李治。
    李治被看的心里发毛,忍不住低声道:“师傅,对不住,弟子坚持之下,父皇才让师傅在东宫肩负更多的责任。”
    李诚听了忍不住心里暗暗叹息,皇帝和储君,果然都是天下最自私的物种啊。
    李世民本意就是想让李诚在东宫肩负重任,李治出于私心对抗长孙无忌,李世民顺水推舟。
    可见,现在的李治还稚嫩的很,根本没看出来这其中的敲门,还以为是自己据理力争的结果。
    李诚不会去打击稚嫩的李治,反倒露出微笑道:“这件事情,太子一定要牢记在心啊。”
    李治后退一步,拱手施礼道:“弟子省的!记下了!”
    李诚见他如此,收起笑容,严肃的问道:“记下了什么?
    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太子可知道,诚为何让太子殿下记住这件事情?
    还有刚才太子认错,有没有错都没弄清楚,为何要先认错?”
    李诚的语气越来越严厉,李治的表情越发的凝重。
    这就是李诚的教育方式,用实际的例子,启发学生思考。
    “勇气与坚持!”
    李治果断的回答,李诚满意的点点头,再问:“还有呢?”
    李治沉思片刻,摇摇头:“弟子愚钝,还请师傅教我。”
    李诚平静的看过去,李治有点不安的时候,李诚才严肃的开口:“先说是非,作为储君,凡事不可只论是非,因为是非标准应该是由国家利益来决定的。
    你是太子,你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属官,所以你没错,也不必向我认错。”
    李治听了微微点头,眼神里闪动着异样的神采,师傅就是这样的与众不同,每一件事都能给出一个别的老师给不了的答案。
    看着李治的表情,李诚心里不免得意了一下。
    “其次,是选择的权利。
    记住今天的事情吧,作为太子拥有的东宫人事选择权利。
    因为太子的坚持,你的权利没有人能剥夺。
    记住了么?
    今后太子只要涉及到自身的权利范围内的事情,选择权一定要牢牢捍卫住,任何人都不可动摇。”
    李诚的语气非常的严肃。
    在李诚严肃的语气和锐利的目光凝视下,李治本能的点点头:“弟子记住了!”
    “今后太子还会面对各种需要做出选择的场合,如何判断并且做出选择呢?”
    李诚露出微笑,丢出最后的问题。
    李治稍稍沉吟,这一次显得非常有自信的昂首回答:“是否有利与国家,是选择和决断的唯一标准。”
    李诚满意的点点头:“满分!记住,将来你的没一个决定,都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前途,这是储君必须肩负的使命。”

章节目录


书剑盛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断刃天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断刃天涯并收藏书剑盛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