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侯苦笑道:“你也知道墨家的一些学说。论及守城,确是从墨翟以降,墨家守城之术天下无双,这是无可指摘的。”
    “可是关于如何能够守住城邑,墨翟的一些言论,其实有些过于‘爱民’而无君。”
    “若依其所言,正是:民献粟米、布帛、金钱、牛马、畜产,皆为置平贾,与主券书之。”
    这一点算不上墨家守城的一些技术手段,但却是从墨翟时代开始墨家守城所要求君主必须做到的。只有做到这一点,墨家才可能会帮着守城,否则根本不可能帮着守城。
    民献粟米、布帛、金钱、牛马、畜产,皆为置平贾,与主券书之。
    也就是三大与八项之中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与借东西要还。所有为了守城征集的一切,都必须按照平价打上借条,有主券之人书写出借据,等到守城之后归还。
    这一点,王公贵族不是不能接受,有时候只要能够守住城邑,他们可以接受很多的要求。
    但是,这其中折射出的所有权问题,则是一旦深思就会让王公贵族难以接受的。
    民献粟米、布帛、金钱、牛马、畜产,皆为置平贾,与主券书之。
    换而言之,民众的东西是他们的私产,所以为了守城拿走民众的东西必须要偿还。这是违背分封建制的原则的,尤其是一些贵族看来,民众的东西为了守城这个理由,完全可以直接拿走,凭什么还要为置平贾,与主券书之?
    既有主券书之,那么这就是借,借这个含义的背后,就是民众的所有权问题,再扩大一下就是:财产是不可侵犯与神圣的权利,除非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对它明白地提出要求,同时基于公正和预先补偿的条件,任何人的财产皆不可受到剥夺。
    如今墨家的学说一直都是围绕着适提出的一些想法进行实践的,原本墨子或许只是认为这样可以方便守城。
    但是现在墨子已经去世,适将墨子的一些言论借题发挥,围绕着“义”和“天志”来进行展开,使得这些做法背后的意义更为深邃。
    如《杂守》所言的——民献粟米、布帛、金钱、牛马、畜产,皆为置平贾,与主券书之——扩展为这么做为什么是合于天志的、又是因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扩展之后,便是“除非人定公共需要,同时基于公正和预先补偿的条件”,才得以借用、甚至强制借用民众的一些财产。
    这里面公共需要也就是守城,而墨家守城又是“为义守城”,这个征调民众物资的条件,也正是基于墨家的义。
    这其中的内容,可能对于一些尚且混沌的民众而言只是仁政,可是对于那些能够觉察到天下波涛的人而言,则更加看重那些隐藏在背后的“天志”。
    公仲连对此有所耳闻,也知道墨家守城之术的一些细节,但他知道如果仅仅是“民献粟米、布帛、金钱、牛马、畜产,皆为置平贾,与主券书之”,只怕赵侯还不能够这样愤怒,以至于说出什么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之类的话语。
    他见赵侯这样说,便先试探着说道:“君上,民众求利,按墨家的道义,若说皆为置平贾,与主券书之,只要能够守住邯郸,倒也不是不可以答应。”
    赵侯大笑道:“置平贾?若真是置平贾,我哪里会说民众贪婪无厌呢?”
    “这邯郸之民,竟是趁国之危,要放高利贷给我呢!”
    说完,将手中的书信送到了公仲连手中,说道:“你看看吧,这些民众再要求什么?”
    公仲连接过书信草草略过,终于明白赵侯愤怒的原因是什么。
    这些书信,是赵侯为公子时候的中庶子再五拜访了胡非子请求胡非子出面帮助防守邯郸之后,胡非子开始集结民众,以民众“公共意志”的名义,给予赵侯的一封信。
    赵侯刚才说,若是置平贾,也就不会说民众贪婪无厌了。
    所谓置平贾,也就是一种无息贷款,即为:守城的时候,征集民众的一切粟米、马匹、薪柴、房屋等,皆按照市场价记录,将来按照平价偿还。
    这个放眼天下,已经算是惊世骇俗,贵族们多会觉得这不可思议:我用庶民的东西守城,居然还需要赔偿?
    贵族用庶民的东西,为什么还要赔偿?
    这是一个很高深的问题。
    高深到需要墨家那些加起来能有一尺厚的各种书籍来解释赔偿的合理性。
    这也是个很粗浅的问题。
    粗浅到民众不需要看墨家那些加起来有一尺厚的书籍的论证,只是单单说出这个观点便会得到无数的拥趸。
    这些惊世骇俗之言之外,如今邯郸的民众算得上是“变本加利”,利息的利。
    这时候放高利贷的很多,不少的贵族也转行从单纯地依靠地租收入,投身到放贷人的行当当中,后世的孟尝君是为其中的佼佼者。
    这一次邯郸民众的要求很多,而第一条也是大量以土地为生的邯郸民众的要求,便很有意思。
    书信上说,经过邯郸民众的集体共商,以众意的名义,向原本的公子章、如今的赵侯提出如下要求:
    公子章在邯郸已经进行了一些授田的变革,一如墨家所给出的建议,将土地授予民众,只收取民众的税,而土地将以二十年付清赎买的方式成为庶民的私产。
    如今这项变革已经进行了许多年,但是大部分的民众依旧尚未还清所有的“贷款”。
    这其中有一部分民众对于贵族颇不信任,不放心这些土地是否将来真的可以归属自己,于是只按照每年最低限额的数量进行偿还。
    对此,这一次邯郸将要被围,正是邯郸城急需粮食的时候,众人经过墨家的组织,正式向赵侯提出:征集粮食可以,但是粮食作为民众的私产,需要以贷款的形式借贷给赵侯。
    按照如今贵族放贷的十分之二的利息,赵侯这一次守卫邯郸所需要的粮食、金钱、甚至是赵侯用于和公子朝争夺君位的钱财,邯郸的庶农、百工、商人会用墨家作为担保,将粮食和金钱集中其中。
    其中,粮食按照如今市价借出,十分之二的利息,一共五年还清,而赵侯需要用土地作为偿还方式。
    也就是说,现在借给赵侯一石粮食,五年后赵侯需要偿还两石,而这些粮食的本金和利息,将可以直接支付那些赎买土地的费用。
    换而言之,这是墨家作为中间人,在邯郸发行了战争债券,战争债券的利息是百分之二十,赵侯不需要偿还金钱,只需要让民众将这些钱作为赎买土地的赎金。
    因为百分之二十的利息而且五年付清,这就相当于邯郸的民众可以只花一半的粮食换回自己的土地。
    这一点也正是赵侯心中愤怒的原因,也是感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起因。
    如今天下,募兵制只是刚刚兴起、半募兵半授田府兵的制度也不过是才露出苗头,随即就被火药火器马镫而冲击导致除了轻骑兵和非正规起兵之外,府兵制实在没有半点的优势,可谓是刚刚出生就要夭折。
    原本天下的制度,是民众需要服封建义务,随军出征需要自己携带一部分粮食。
    至于贵族守城,那就是在守自己的经济基础和权力根基,加上农夫是依附于土地的、可以被分封也可以连同土地一起转让的,所以,守城的时候随意征用民众的粮食马匹那是正常,而能够做到墨子所言的“民献粟米、布帛、金钱、牛马、畜产,皆为置平贾,与主券书之”那就可以算是仁政、义政了。
    这时候邯郸的民众居然要求赵侯在征用他们的粮食时需要缴纳利息,这简直是……骇贵族之听闻,大逆不道,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等等等等……
    现在,赵侯觉得,自己在邯郸已经实行了仁政,已经对民众远胜于当年晋阳,可民众竟无感恩之心,还试图再取更多的利益,如何能够不愤怒?
    公仲连在看完前几条之后,拜道:“我现在能够理解您的愤怒了!”
    赵侯大喜,从他步入公仲连的寝室之后,一直都在承受着公仲连的说教,此时公仲连竟然说能够理解他的愤怒,心中无限开怀。
    然而公仲连随后却道:“如果您是一个商人的话,我现在确实能够理解您的愤怒。可如果您是赵国的国君,是邯郸的封主,那么我不能够理解您的愤怒。”
    “您现在马厩中有可以日行八百的良马,虽不及穆天子之八骏,却也相差不多;您的鼎中烹油而有肉食;您的宫中有绝美的姬妾;您的府中纵然没有随侯珠和氏璧却也有各种珠玉宝物……您欠缺的,正是赵人的心。”
    “您作为赵国的国君,邯郸的封主,因为民众少付一半的土地赎买钱而愤怒,那么您如果是商人只知求利,这也无可厚非。”
    “可您并不是。您需要邯郸的民众撑起军队、您需要邯郸的粮食保证出征、您需要邯郸的钱财保证您可以购买的大炮火枪火药和马镫……这时候能够有人借给您钱,您应该感到感激,哪怕是年息十二,能够借钱给您的您竟然感到愤怒,这难道不是可笑的吗?”

章节目录


战国野心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最后一个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最后一个名并收藏战国野心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