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
    朱祐樘驾临,众大臣进殿,朝议开始。
    在场大臣皆都面色沉重,似都不愿主动提及张延龄的事情,但皇帝那边也不说,再加上张延龄并未出现在奉天殿内,使得大殿内的氛围非常古怪。
    终于,朝议进行了有小半个时辰,眼看就要结束时,由刑部尚书白昂走出来,提醒道:“陛下,昨日顺天府各处有官差查办案件,刑部及顺天府等衙司对此并不知情,外间所传乃是东厂及锦衣卫办案,还有建昌伯牵扯其中,还请陛下颁布诏谕,令世人安心。”
    朱祐樘笑了笑,一时没回答。
    皇帝也在想,你们这是想让民间释疑,还是让朕给你们做解释?
    半晌之后,朱祐樘一摆手道:“户部。”
    “臣在。”周经走出来。
    朱祐樘道:“由户部跟你们说吧,昨日,到底是怎生回事?”
    周经道:“回陛下,诸位臣僚,昨日乃是由建昌伯牵头,带人查封跟宁王谋逆案件有关的商贾等,查封邸店、渡头、车马船行等有数十家,并抄没出钱货价值在二十三万两以上,并上呈陛下,由陛下派人去各地继续查封……”
    徐溥往前走两步道:“为何之前未曾有人告知?还有,建昌伯明明也乃是涉案之人,为何要由他来牵头呢?”
    这问题看似是在问周经,但其实是在质问皇帝。
    拿我们文官当猴耍呢?昨天早朝时还是钦犯,现在他就成了牵头办案的钦差?
    周经没有去回答,明知道文官对此有脾气,还要去强行做解释,那不等于告诉别人,他跟张延龄是一伙的?
    朱祐樘语气平和道:“其实这件事,朕应该早就告诉诸位卿家,从开始时,建昌伯就并未跟宁王有任何的牵连,他所为之事,不过是方便查案,他既没有贪赃枉法,从他府上抄没出几十万两银子的事,也都是子虚乌有,所以之前你们奏请让朕将他府上查出的钱货移交给户部,朕没法完成,是因为根本就没有。”
    “啊!”
    即便在场很多人从昨日的事,也分析到这种可能。
    但听到皇帝亲口说出来,对他们心理上的震撼也是非常之大的。
    通政使元守直急忙走出来争论道:“陛下,之前建昌伯落罪之事乃陛下亲自审谳,朝堂定罪,岂容儿戏?还请陛下给天下臣民一个交待!”
    元守直昨日里还是在死谏,让皇帝赶紧惩戒张延龄,谁知今日皇帝就告诉他,张延龄犯罪是不存在的,张延龄非但无罪还有功劳,以他这样的暴脾气岂能容忍?
    想到昨日皇帝临走时对自己那番威胁之言,他更是知道,若是自己不争,自己的政治生涯就要到头了。
    朱祐樘一脸气愤之色道:“朕还要给你们什么交待?难道朕的交待还不足够吗?从开始,宁王的案子一直没有进展,你们要说是朕非要交给建昌伯来查,可建昌伯去西北,一去就是将近两个月时间里,这期间你们可有查到任何的进展?反而是在宁王死之后,很多大臣都在跟朕提,让朕对宁王的案子得过且过,还让朕继续让宁王世子来袭封。”
    “如今建昌伯回到京师,请求朕来配合他,完成这么一出苦肉计,今天时间,就已将案情查到基本水落石出,你们难道还觉得,朕应该惩戒他不成?”
    皇帝也是真生气了。
    他的话,分明是在对文臣说,你们要是不想干了,直接不干就算,朕不用受你们的胁迫。
    朕现在也算是仁至义尽,把能解释的跟你们解释了,若谁再纠缠不休,会跟元守直一样的下场。
    ……
    ……
    皇帝的话音落。
    朝堂上瞬间就很僵。
    元守直跪在地上,半天没起来,看样子皇帝也没打算再让他起来。
    徐溥走出来道:“陛下,为何不见建昌伯出来做案情的解构?”
    徐溥的话,意味着他要代表文臣跟张延龄“和解”。
    朱祐樘道:“建昌伯与朕设下这苦肉计,对案情的厘清却还一直在进行中,查案从未停辍,更是在过去这几日里夜以继日追查,身受误解的同时,还要尽心竭力为朝廷办事,今日一清早他入宫跟朕奏报案情时,朕观他眼睛全是血丝更是满面憔悴,才得知他已多日不眠不休。”
    “朕感念他的辛劳,便让他在宫里稍作休息,同时朕也知道,若是他到朝堂上来,必会有大臣就他乱朝堂规矩的事纠缠不休,更是会拿他做事风格等细枝末叶的事情不放,所以朕也避免让他跟你们起冲突,由朕来跟你们做解释。”
    “朕本以为,只要朕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你们便会罢休,谁知还是要闹出这么多事情!”
    徐溥作为文官之表率,此时也有些着急。
    这是张延龄比他们文官会办事的缘故吗?明显是因为这小子不但会办事,还掌握了皇帝的心理,让皇帝对他过分倚重,偏偏皇帝被“利用”还懵然未知。
    当然徐溥是不会去想,张延龄真的有功劳,也不会去想张延龄真的是为国为民的,只认为这是张延龄的手段。
    周经道:“陛下,如今北直隶周边的案情已基本查清,但其中可能会有过犹不及之处,还请陛下明察。”
    周经为了避免自己彻底被文官杯葛,也是“拼”了。
    刚才还在替张延龄跟皇帝诉苦,一扭脸就有参劾张延龄将案情扩大的意思,表示他即便是在配合张延龄查案,也并不认同张延龄查案的方式。
    但他的努力,显然也是白费的。
    谁会真的觉得他是“自己人”?
    从你周经最开始替代叶淇上位,再到后面事事受制于张延龄,再到你主动为张延龄朝堂说话,这些都代表,你们不是一路人。
    朱祐樘皱眉道:“过犹不及?”
    随即皇帝的目光转向萧敬。
    萧敬一脸为难道:“回陛下,周尚书之意,似在说,此案中查封了太多的商贾家产,其中有很多商贾,似……跟宁王并无太大牵连。”
    “哦?”朱祐樘不由皱眉。
    刚还觉得自己的小舅子做事简直神乎其神,转眼就有人说他乱用职权?
    白昂趁机道:“陛下,以刑部所查,昨日被查封的一些家族,根本就与宁王毫无关联,既非江赣之商,又从无与江赣等地营商的联系,很多都是北方的商贾,而他们跟此案最大的联系,竟是之前他们曾参劾建昌伯与宁王案有关,此乃建昌伯公报私仇也!”
    众大臣之前还有种生无可恋的感觉,听了这话,瞬间又精神抖擞。
    原来张延龄做事也不是真的无懈可击。
    这小子做事也很多漏洞,以他那嚣张跋扈的态度,平时恨不得把我们都撕了,现在那些商贾落井下石去举报他,他回头能不收拾这群人的?那他就成了公报私仇!
    徐溥道:“陛下,老臣明白,建昌伯在查案时的确很辛苦,但似乎也有假公济私的嫌疑,恐怕不请他出来做解释,不足够了!”
    徐溥没有马上定性说张延龄就是在公报私仇,而说只是有这方面的嫌疑,让张延龄自己出来解释。
    很多大臣其实并不支持徐溥的看法,他们自然知道张延龄有多能言善辩,若这会让张延龄出来,还不定被这小子说出花来,那时扳倒他的好机会也变成没机会。
    朱祐樘道:“既如此,那就让人进去通传他,让他出来朝堂叙话吧!”
    ……
    ……
    张延龄再次出现在朝堂上。
    跟上次来,是被人绑着来不同,这次张延龄可说是非常风光,一身的朝服笔挺,一看就是要马上晋升侯爵的人。
    建昌侯的爵位已经是呼之欲出。
    只是张延龄的脸色看上去有些萎顿,似真如皇帝所言,这几天张延龄吃饭睡觉都顾不上,累得够呛。
    “臣参见陛下。”张延龄进朝堂之后,走到最前的位置,恭敬行礼。
    朱祐樘一抬手道:“免礼。”
    张延龄随即将手收回,回头看着在场的大臣,笑道:“诸位同僚,见谅见谅,想必诸位已经知道我并未涉及跟宁王的谋逆案,我仍旧是此案的追查之人,之前只是一个小的计策,让诸位失望了。”
    很多人怒视着张延龄,恨不得把张延龄给活剥。
    徐溥道:“建昌伯,你舍得自己的功名利禄,用自己为诱饵,引蛇出洞,乃是大明的忠臣,我等还是很佩服的。”
    “徐阁老过奖了,都是为朝廷做事,只要诸位别说我乱了朝堂的规矩就好,其实都是为了查案,何必计较于用什么手段呢?”张延龄笑着说道。
    徐溥微微皱眉,似乎在想,给这小子一点颜色,他还真敢开染房。
    “但也有人参劾你,说你在查案的过程中,过分为追求查到的钱货物资更多,以至于牵连了太多无辜的商贾,只因为这些商贾曾经举报你有不法之事,不知可有此事?”徐溥趁着张延龄顺杆往上爬的时候,自然是要往下踹一脚的。
    张延龄脸上随即露出惊讶之色,随即张延龄也抬头打量着朱祐樘,好像在问,陛下您也是这意思吗?
    朱祐樘道:“建昌伯,可有此事?”
    张延龄苦笑道:“陛下,如此无稽之谈,臣真不知该如何做解释。”
    元守直仍旧跪在地上,却是厉声道:“建昌伯,你少装样子,现在只因为一些商贾曾检举你跟宁王有勾连,你就拿他们下狱,查抄他们的家产,而罔顾他们从未跟宁王及江赣产生联系,你作何解释?”
    对元守直来说,这似乎已是最后的机会。
    张延龄惊讶道:“元银台是吧?你我之前从无过节,怎么今日突然就血口喷人了呢?”
    “你!”元守直很生气。
    却不知该怎么说。
    徐溥道:“此并非乃元通政使一人之言,而是刑部如此上奏的。”
    张延龄又看了看白昂,显然白昂在尽量避开跟他的目光对视。
    张延龄笑道:“刑部之前查了不少的案情,但似乎还未涉及到有关商贾跟宁王勾连之事,你们连我查到的案宗都还没看过,就敢说这些人与宁王无关?”
    徐溥道:“那你证据何在呢?”
    “证据要一样一样呈递上来,还不知要讲到什么时候,回头再送到刑部行不行?”张延龄似有意要避开这个话题。
    他越是要回避的,别人自然是要穷追猛打的。
    白昂道:“陛下,以刑部所查,这些商贾的确不可能与宁王案产生任何的联系。”
    朱祐樘脸色阴沉,不知该怎么说。
    张延龄好奇道:“白尚书,别把话说太满,诸位是觉得我张延龄,是为求目的不择手段之人?以至于都会做出一些诬告之事?凭白给你们机会来参劾我不成?”
    “这……”
    连徐溥都无语了。
    想想也是。
    张延龄用苦肉计来查案,最后也查出结果,功劳不小,为何还要自卖破绽?
    “再或者诸位觉得,我张延龄就是很蠢,明知这些人只是举报了我,而没有实质的罪证,我非要去诬陷他们,让我自己背负骂名?那我还接手查这案子作何?若我不查案,以我的身份,要去对付这些商贾,很难吗?再或者说,等几个月之后,我就是要针对谁,那时还会有人在朝堂上攻击我?”
    张延龄又说出个很合理的解释。
    以我张某人的身份,要对付谁简直太容易了,何必要在查案的关键时候,落给你们口实?我回头慢慢收拾他们,让你们挑不出毛病,他不香吗?
    刘健忍不住,走出来道:“你现在的确是做了,也的确是公报私仇了,你却来问我们你这么做的目的?”
    张延龄道:“刘阁老,所谓的公报私仇,我不太明白。”
    “只因为他们举报我?他们的举报,不是诬陷是什么?”
    “再或者,这么说吧,诸位心中笃定这些商贾跟宁王毫无关联,那他们又是怎么来举报我跟宁王有牵连,还来检举揭发我的?诸位可有想过这个问题?”
    一句话,突然令现场鸦雀无声。
    一群被认为是跟宁王毫无关联的人,却拿张延龄跟宁王有勾结的事,去诬陷张延龄?
    朱祐樘也瞬间恍然一般,道:“建昌伯言之在理,诸位卿家,你们作何解释?”

章节目录


大明建昌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一语不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语不语并收藏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