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二十六,说是月底走?,还有四日。
    四日对二丫来?说,真是度日如年。二丫是不知道?这个词的,只觉得上?课的时候,过得很慢。
    其实二丫也不是真的想崔如英走?,但是比起每日学这些东西,她还是觉得妹妹待在侯府好一点。
    待在侯府的话妹妹就能读书,妹妹又?喜欢读书,那不是正正好吗?
    但二丫是真的不喜欢读书,也实在读不会,《三字经》四郎五郎都会背了?,但是她就是背不过,现在只记得前面四句。
    二丫不禁想,要是妹妹不让她读书就好了?,她肯定不盼着妹妹回侯府,可是,凡事都有取舍!
    就还有四日了?,忍忍也就过去?了?。
    崔如英也常常琢磨,到底为什么教?不会。
    崔大山还能说年纪大,可二丫才十岁,卤菜方子二十几样调料都记得,怎么这个就学不会呢。
    可能因?为学的时间太短了?,每日就教?两刻钟,有时候也就一刻钟多一点,其余时间要包包子,要干活,学了?也不会再花功夫记,学得又?慢,就算背下来?了?,那很快又?忘了?。
    要是每日光读书,肯定就能学会了?。
    只不过家里有生意要忙,要是光读书就本末倒置了?。
    崔如英叹了?口气,“二姐,你说怎么就学不会呢,我这都要回侯府了?,以后可怎么办呀。”
    二丫一听,心里乐开?了?花,她看了?看妹妹,崔如英正发愁呢,她也不好太高?兴了?。“以后就慢慢来?呗,我会包包子,包包子就很好了?呀,干嘛非要读书呢?”
    干嘛非要读书呢,崔如英还想问问自己干嘛非要教?呢。
    她托着下巴问:“二姐,你知道?咱们家每日要包多少个包子吗?”
    二丫也没数过,她说道?:“几,几百个吧。”
    崔如英又?问:“那百的上?面是什么,再上?面又?是什么?”
    二丫挠挠头,这她哪儿知道?呀。
    看吧,不读书就不会算术,可《三字经》中明?明?就有,百而千,千而万。
    崔如英:“百的后面是千,千的后面是万,十个一百文就是一千文,十个一千就是一万文钱。所以说读书有用,因?为有用才非要读书,不然连包子都数不明?白。你想你日后要是成亲嫁人了?,那是不是得自己管账,不会识字,钱都不知道?怎么管,难不成要你婆婆管?”
    崔如英叹着气,谁稀罕当老师了?。
    二丫没说话,崔如英故意唬人道?:“你别不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我就算回侯府了?,你每日也得读书,我会让四郎五郎盯着,等我回来?我还检查,你要是读不好,每日就多加一刻钟,再读不好多加两刻钟。”
    二丫如临大敌,“如英,不要呀。”
    崔如英不由笑了?笑,又?有点不忍心,“哎呀,逗你玩儿的,不过我回侯府你也得好好学,四郎五郎会看着你的。”
    本来?就是,就认些字,会写几个,会算术,慢慢来?总能行的,不能把这个视作洪水猛兽,这会读书了?,以后议亲也能找个有学问的。
    崔如英觉得,议亲嫁人,一看家中如何,二就看自己了?。
    这个时代不嫁人难,既然要嫁就好好筹谋,也是为以后打?算,以后日子还长呢,肯定得多选选呀。
    挑夫婿是没错,可夫婿也挑娘子。
    只不过二丫年纪小,也不懂其中的道?理,崔如英要是说,她就打?岔,“什么嫁人不嫁人的,还早着呢。”
    崔如英深吸一口气,她也没办法?了?。
    一个多月,该想的法?子都想了?,软硬不吃,只能顺其自然了?。
    二丫点了?点头,“我知道?了?,但如英,我已经知道?包子钱是什么了?。”
    崔如英:“那是二姐用功,四郎他们学得快是因?为不做包子,你做包子那么辛苦还能认这么多的字,已经很厉害了?,但不能松懈,别被爹比下去?。”
    二丫:“好!”
    她看了?看崔如英,“那你回侯府了?可得常回来?呀。”
    崔如英道?:“自然常回来?,家就在这儿,不回来?我还能去?哪儿?”
    以往回家也是操心,但现在嘛,铺子的确用不着她操心,上?个月下旬,赵掌柜又?招了?两个人。
    前面跑堂的叫李丰收,十五岁的年纪,机灵知道?看眼色。按理说这个年岁都是给人当学徒,为何崔记包子能招到,是因?为他在以前的铺子生过事儿,人又?长得五大三粗,看着孔武有力,比崔大山还高?呢,在铺子里有点吓人。所以别的铺子就不爱用,被辞了?两三次。
    其实这样的干力气活也能赚钱,只不过码头都是按日结钱,不管干多少都是一日八文,至于不干学徒……是因为当学徒拿不到钱,纯粹帮忙,李丰收家里穷,他吃得又?多,自然就干不成。
    打杂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婆子,姓周,每个月工钱二百四十文,活多也累,但这种活谁都能干,工钱自然就低。
    崔如英看着这一个月来?,有赵掌柜盯着,李丰收没生过什么事儿,就是吃得比崔如英想的还要多,但一般都是吃焖面,包子基本不会碰。
    崔大山开始也觉得吃得太多,可说了?管饭也不能反悔,后来?看李丰收干活很是利落,一个人能干俩人的活儿,就觉得有点对人不住。
    不止跑堂,崔大山去?饭堂送晚饭,李丰收也跟着去?,去?了?几次之后就自己去?了?,给崔大山省了?不少事。
    这还不是赵掌柜让的,全是自己愿意。
    什么劈柴挑水,崔大山想干都抢不到,一来?二去?,崔大山就无话可说了?。
    崔大山性子老实,也不爱占人便宜,就觉得这么累,多吃点就多吃点。
    他给盛饭还会多盛,一盘子焖面多放俩包子,十五岁,比崔大郎大几岁,还嘱咐不够自己盛。
    崔如英还发现了?,虽是赵掌柜盯着,但李丰收不是全然听赵掌柜的,她和崔大山的话也听。
    打?杂的婶子刷碗扫地?很是干净,人也立整,事先说过不能带饭走?,就没生过什么事。
    其实每个月也就多付三百文的工钱,但铺子里省了?不少心。
    这就是招人的好处了?,比起铺子赚的,请人的钱根本算不得什么。
    月初盘点,上?个月饭堂那边,流水三十六两一百二十文,铺子这头还是受暑热影响了?,有几日下雨客人不多,其余天气又?闷又?热,客人会少一些,不过多了?四十文一斤的酒水,所以流水多了?,但利润没怎么变。
    流水多了?七两,上?个月是七十两,利润还是二十四两,算着生意是差了?些。
    再算上?书院饭堂的,上?个月利润就有四十一两,跟这比起来?,请人的钱就是九牛一毛。
    许娘子上?个月还拿了?三两月钱,二两赏钱,这个月崔家总共赚了?四十六两。
    这是七月份,算上?这个月,离年底还有六个月呢,等天再冷点儿生煎包上?来?,生意肯定更好。
    买宅子就指日可待了?。
    崔如英也不知许娘子有没有和崔大山说过要买大宅子的事儿,她暗自观察崔大山,月初一直算钱,账本上?一个个对,又?藏钱攒钱,想来?是知道?的。
    崔大山也的确知道?,上?个月许娘子回来?也就说了?两件事儿,其一就是买房子。
    许娘子说要买崔大山就好好攒钱,别的事儿他就不管了?。
    许娘子还问了?问崔大郎的功课,二丫他们,都是儿女,回来?了?肯定得问问。
    得知一切都好,又?看六丫长大了?不少,连家里的鸡都下蛋了?,许娘子脸上?的笑越发浓。
    孙娘子的事儿是崔大山自己说的,原以为许娘子会和自己一样,觉得不忍心,他是想通了?,本想劝劝许娘子,谁知道?她说辞了?就辞了?,“以后能不能改好还另说呢,再找人肯定更方便省心。”
    准备好的话没处说,崔大山笑了?笑,“是这个理儿。”
    要是以前许娘子的确不忍心,可自从陈娘子走?后,换了?个好说话、不会让她多干活,甚至晚一点儿也没事儿、互相体谅的田娘子之后,许娘子就觉得,吃亏可不一定是啥福气,反而是跟着性子差不多的干活才是好福气,这样她还能时常回个家。
    这比跟陈娘子共事强太多了?。
    许娘子是学聪明?了?,她还跟崔大山说了?自己那会儿琢磨出来?的事儿,就是崔如英有福气。
    这是她生的女儿,看着女儿长大,说起这个的时候,许娘子眼中透着两分喜色。
    “相公,我觉得如英跟别的姑娘不一样,很有福气!你说咱们家摆摊开?铺子,再到书院饭堂的生意,那多亏了?如英,要是没她啥都做不成。
    我去?侯府也是她机灵,三娘子才会给赏钱,不然咱们家哪儿有钱摆摊。”
    那赏钱是摆摊的本钱,后头许娘子就去?了?侯府,若是一开?始没赏钱,再让崔如英劝崔大山,也难。
    崔大山还真没想过,不过的确是更能干,更懂事儿,许娘子说得也有理,“娘子说得对。”
    许娘子:“再有你想想别人家七岁大的姑娘,哪里懂这些?肯定是出生前受过仙人点拨,才有这样的灵透劲儿,要我说以后有啥事儿不知道?怎么做,你就听如英的。
    就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可是有菩萨佛祖保佑,那想做什么事肯定能成。”
    不信闺女还能不信老天爷吗。
    家里向来?都是听许娘子的,甭管大事小事,许娘子都这么说了?,崔大山就点点头,“成。”

章节目录


市井生活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将月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将月去并收藏市井生活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