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鱼贩子◎
“你说啥了,怎么把人气跑了?”
“你们不是在偷听吗?”姜向南笑。
“光听鸡扑腾翅膀了。”姜向北展开手臂一阵扑腾,又跟着好奇追问:“你倒是说啊?”
“告诉她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没事儿回家多看看书。”
果然是学霸思维,连拒绝人都用学习当借口。
姜半挑起大拇指,相当赞同:“等你考上大学再处对象,到那时就算你不处对象我和你妈都得催。”
“爸,你说什么?”
对象不对象的姜向南没兴趣,反而一下子就抓住了姜半话里的大学两个字。
姜半先拍了下嘴,而后左右瞧瞧,冲两人招手。
“这事我先跟你们说,但是咱都得先保密……”
司文兰原本准备中考前再跟姜向南说,以防他要提前知道懒散下来,没有学习的动力。
因为现在高中根本就不用考,老师推荐就能上。
听姜半说是司文兰提出。姜向北对老妈的敬仰之情又由此上升了两个台阶。
高瞻远瞩啊……
“你们都装不晓得知不知道?”姜半竖起食指抵在唇上,声音越说越小:“要不你妈肯定批评我,你们也知道你妈那人……”
两人点头。
姜向南整个人仿佛还沉浸在刚得到的好消息中,顿了顿随即绽放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看来这个寒假我可以花点心思到其他事情上。”
姜半着急:“你要干啥?你不会想跟刚才那个小姑娘处对象吧!”
“跟人家有啥关系。”姜向北无奈。
“那你要干啥去!”姜半又追问。
姜向南想了想,吐出两个字:“赚钱。”
姜向北点头:“赚钱。”
兄妹俩对这个寒假达成共识……赚钱。
“我们小时候放假就在地里忙活,那时候最想的就是和朋友上哪玩会儿去,你们倒好,尽想着瞎忙活。”
姜半非常不理解一双儿女的想法。
姜向南和姜向北同时陷入沉思,两人从来没有交流过,脑中却不约而同琢磨起赚钱的法子来。
几人返回院里,正巧就听到姜成军跟姜爱国说想找个临时活计干上个把月。
家里就这么点大,一下午足以消磨完全部新奇。
做惯农活的姜成军根本闲不下来。
“来这就是歇着,开春有得你忙。”姜爱国随口打发,说着把提起钉锤敲起木板来:“实在闲不住就跟向南学读书写字。”
姜半当然也没把兄妹俩说的话放心上。
一回到院里,就跟夏伟吹起塑料厂里的八卦。
姜向北悄悄撞了下姜向南,朝有些低落的姜成军示意,两人同时提起椅子往旁边挪。
司文兰看在眼里,装作却瞧见继续低头打毛线。
“成军哥,你也想赚钱?”姜向北压低声音,姜成军点头:“我想赚点钱给我爷买套好衣裳。”
大包干开始,他们家的日子总算有点起色,勉强能让家里每个人都吃饱。
但要说其他那就差得太远了。
姜成军进城带这两身是家里最好的衣服,他穿走弟弟们就只能穿补吧衣服。
特别是爷穿的裤子,上头都打了十几个补吧还在穿。
他也想让爷爷穿得跟城里人一样,冬天至少能暖和些。
穷不是啥丢人的事,眼下大家都穷,他们村里比老姜家过得差的多了去了。
姜成军很详细地跟姜向北两人描述起姜爱军穿得那条补吧裤子。
姜向北鬼鬼祟祟地回头看了眼老妈几人,往兄妹房间门口示意了下。
“妈,我们先回屋看书去了。”
姜向北先起身,姜向南跟着站起来,走了两步一看姜成军还老老实实坐在板凳上,又折回来。
“哥,我教你写字吧!”
这句话就像是说给谁听一样的,姜向南还故意提高了声音。
三人还以为自己装的挺像呢,才刚进屋司文兰就轻笑出声。
“不知道又要想出些什么鬼点子。”
“赚钱呐!”姜半回:“刚才向北和向南就在那琢磨着赚钱,这不又多了个成军。”
“要是他们有什么要帮忙的,你们就当没发现,能帮就帮点。”姜爱国笑。
既然有那么个积极性,家里长辈们都相当支持。
屋里,姜向北刚把鱼贩子的事跟两个哥哥说完。
虽然是道听途说,但有鼻子有眼,连接头暗号都清清楚楚,让人不得不相信。
“帮别人干脏活累活,一个月赚的钱根本买不起一套衣服,何况谁要孩子干活。”姜向北说。
年纪小,光是这点就能劝退百分之九十,满大街都有人找活,很难能轮到他们。
做小生意没有手艺没有工具,更是想都别想。
“贩鱼是可行,但我们哪来本钱?”姜向南指指姜向北,再指指姜成军:“我们仨,谁像是有钱的样子。”
姜向北说:“咱们不用一来就想着做大买卖,先从小的做起,有了本钱再慢慢做大。”
姜成军点头。
姜向北又继续说道:“我们先去黑市找找鱼店,只要找到人收鱼,那咱们还愁什么本钱啊!”
“你说得对。”姜向南赞同。
姜成军不懂,在两人看向他时笑了笑:“你们说咋干我就咋干,其他我也不懂。”
三人很快达成共识。
接下来姜向北主动把自己“小金库”贡献了出来。
这个“姜向北”性格大大咧咧,但在花钱问题上意外节俭。
有进无出形容她最合适不过。
小到两分,大到一块,整整齐齐地被扎成一小捆,拿出来让姜向南都小小吃了一惊。
“这是我爷给我的防身钱。”
穷家富路。姜成军在出门前,家里长辈们凑出十块钱带身上,零零散散也是一大把。
跟两人相比较,姜向南倒是最少的一个。
姜成军十元,姜向北十二元,姜向南只有四块。
“这样吧!我们每人先出六块当本钱,要是不够咱再想办法。”
姜向北从两人手里拿过钱,只拿了四块回兜里,显然是打算帮哥哥出两块钱。
“我明天就帮你写作业。”
感动之下,姜向南承诺道。
第二天一大早,等爸妈还没起来,兄妹三人就已经摸黑出了门。
按照姜向南从刘长胜那打听来的位置,几人一路问着找到了所谓的“黑市”
王家桥。
其实就是条片卖农家菜的胡同,放眼望过去一水儿全是扁担箩筐排成条,赶早买新鲜菜的人不少。
几人站在胡同口面面相觑。
“这要怎么找鱼店?”
农户给菜上浇水保湿,自行车碾过流下来的水,然后带得整条街都是稀泥。
先不说稀泥能没过脚背,这人来人往的,几人要上哪找穿黑围裙的接头人。
“咱们分头找。”
胡同里四通八达,每个路口都好像有人转过去。
姜向北选了三条路最宽的,让三人分开往不同方向找。
最中间那条路最宽,往里走的人最多,姜向北觉着这条路能遇到鱼店的可能性最小。
好歹是黑市买卖,总不能选择如此明目张胆的地方吧。
想着,姜向北随意往边上一户开着大门的院子瞧去,目光中黑色一闪而过。
停下步子往后退了几步。
果然就见一个年轻小伙儿坐在门廊下翘着二郎腿吊儿郎当地抽着烟。
许是无聊至极,他仰头小心翼翼地吐出烟圈,嘴高高嘟起,一副专心致志的样子。
就在这时,有人走到他面前说:“大黑河。”
那人背着背篓,还能看到盖着破布的背篓边露出条银色鱼尾巴。
就是这了……
围裙青年放下脚,站起来掀开破布,冲他挑起大拇指朝后一指:“后院第三间。”
背篓男人走进去,青年继续坐下吐烟圈。
姜向北折返回胡同口,在那等了十来分钟,姜向南和姜成军纷纷摇了摇头。
“我找到了!”
最热闹一条胡同,最显眼的出现在那。
姜向北几人到门口时,年青人还在专注地吐着烟圈,噘着嘴不时弹一下脸颊。
他们硬是等到青年成功了一次,这才开口。
“大黑河。”
冷不丁的,吓得年青人被一口烟呛得狂咳不止。
一阵惊天动地的咳嗽声中,青年眼泪汪汪地抹了好几把脸,还是没看清楚面前站着的三人其实就是半大孩子。
反正三人空手而来又不是卖鱼的,所以随便往后一指。
“后院第二间。”
三人默不作声就走。
青年人扯起衣摆擦眼泪,又连喝几口水,才终于喘平了气。
再往后看,哪还看得到姜向北三人的身影。
院子很小,只有两间正房,到处都堆满了杂物,只留下个堪堪能让一人通过的路。
青年所说的后院,其实就是正房背后,用木板子搭建起来的几间棚子。
第一间是灶房,第二间用木板子遮挡住大半,只开了扇小门,而门外此时正站着个人在那等待。
明显的鱼腥味飘来……
“四斤半,一块一毛二分,算你一块一。”
姜向南看了眼姜向北,两人默契地排到男人背后。
“哥你看那里。”
很快,姜向北就注意到刚才进来的背篓男人正从第三间棚子出来。
男人小心翼翼地用手抚平掌心皱巴巴的钞票,随即小心把钱塞到衣服内兜里。
“那边。”姜向北说。
细碎的轰鸣声从第三间屋里传出,姜向北刚探头进去,里面忙着记录的人脑袋都没抬就下意识问。
“有多少鱼?”
姜向南清了清嗓子,走进屋里。
“你说啥了,怎么把人气跑了?”
“你们不是在偷听吗?”姜向南笑。
“光听鸡扑腾翅膀了。”姜向北展开手臂一阵扑腾,又跟着好奇追问:“你倒是说啊?”
“告诉她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没事儿回家多看看书。”
果然是学霸思维,连拒绝人都用学习当借口。
姜半挑起大拇指,相当赞同:“等你考上大学再处对象,到那时就算你不处对象我和你妈都得催。”
“爸,你说什么?”
对象不对象的姜向南没兴趣,反而一下子就抓住了姜半话里的大学两个字。
姜半先拍了下嘴,而后左右瞧瞧,冲两人招手。
“这事我先跟你们说,但是咱都得先保密……”
司文兰原本准备中考前再跟姜向南说,以防他要提前知道懒散下来,没有学习的动力。
因为现在高中根本就不用考,老师推荐就能上。
听姜半说是司文兰提出。姜向北对老妈的敬仰之情又由此上升了两个台阶。
高瞻远瞩啊……
“你们都装不晓得知不知道?”姜半竖起食指抵在唇上,声音越说越小:“要不你妈肯定批评我,你们也知道你妈那人……”
两人点头。
姜向南整个人仿佛还沉浸在刚得到的好消息中,顿了顿随即绽放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看来这个寒假我可以花点心思到其他事情上。”
姜半着急:“你要干啥?你不会想跟刚才那个小姑娘处对象吧!”
“跟人家有啥关系。”姜向北无奈。
“那你要干啥去!”姜半又追问。
姜向南想了想,吐出两个字:“赚钱。”
姜向北点头:“赚钱。”
兄妹俩对这个寒假达成共识……赚钱。
“我们小时候放假就在地里忙活,那时候最想的就是和朋友上哪玩会儿去,你们倒好,尽想着瞎忙活。”
姜半非常不理解一双儿女的想法。
姜向南和姜向北同时陷入沉思,两人从来没有交流过,脑中却不约而同琢磨起赚钱的法子来。
几人返回院里,正巧就听到姜成军跟姜爱国说想找个临时活计干上个把月。
家里就这么点大,一下午足以消磨完全部新奇。
做惯农活的姜成军根本闲不下来。
“来这就是歇着,开春有得你忙。”姜爱国随口打发,说着把提起钉锤敲起木板来:“实在闲不住就跟向南学读书写字。”
姜半当然也没把兄妹俩说的话放心上。
一回到院里,就跟夏伟吹起塑料厂里的八卦。
姜向北悄悄撞了下姜向南,朝有些低落的姜成军示意,两人同时提起椅子往旁边挪。
司文兰看在眼里,装作却瞧见继续低头打毛线。
“成军哥,你也想赚钱?”姜向北压低声音,姜成军点头:“我想赚点钱给我爷买套好衣裳。”
大包干开始,他们家的日子总算有点起色,勉强能让家里每个人都吃饱。
但要说其他那就差得太远了。
姜成军进城带这两身是家里最好的衣服,他穿走弟弟们就只能穿补吧衣服。
特别是爷穿的裤子,上头都打了十几个补吧还在穿。
他也想让爷爷穿得跟城里人一样,冬天至少能暖和些。
穷不是啥丢人的事,眼下大家都穷,他们村里比老姜家过得差的多了去了。
姜成军很详细地跟姜向北两人描述起姜爱军穿得那条补吧裤子。
姜向北鬼鬼祟祟地回头看了眼老妈几人,往兄妹房间门口示意了下。
“妈,我们先回屋看书去了。”
姜向北先起身,姜向南跟着站起来,走了两步一看姜成军还老老实实坐在板凳上,又折回来。
“哥,我教你写字吧!”
这句话就像是说给谁听一样的,姜向南还故意提高了声音。
三人还以为自己装的挺像呢,才刚进屋司文兰就轻笑出声。
“不知道又要想出些什么鬼点子。”
“赚钱呐!”姜半回:“刚才向北和向南就在那琢磨着赚钱,这不又多了个成军。”
“要是他们有什么要帮忙的,你们就当没发现,能帮就帮点。”姜爱国笑。
既然有那么个积极性,家里长辈们都相当支持。
屋里,姜向北刚把鱼贩子的事跟两个哥哥说完。
虽然是道听途说,但有鼻子有眼,连接头暗号都清清楚楚,让人不得不相信。
“帮别人干脏活累活,一个月赚的钱根本买不起一套衣服,何况谁要孩子干活。”姜向北说。
年纪小,光是这点就能劝退百分之九十,满大街都有人找活,很难能轮到他们。
做小生意没有手艺没有工具,更是想都别想。
“贩鱼是可行,但我们哪来本钱?”姜向南指指姜向北,再指指姜成军:“我们仨,谁像是有钱的样子。”
姜向北说:“咱们不用一来就想着做大买卖,先从小的做起,有了本钱再慢慢做大。”
姜成军点头。
姜向北又继续说道:“我们先去黑市找找鱼店,只要找到人收鱼,那咱们还愁什么本钱啊!”
“你说得对。”姜向南赞同。
姜成军不懂,在两人看向他时笑了笑:“你们说咋干我就咋干,其他我也不懂。”
三人很快达成共识。
接下来姜向北主动把自己“小金库”贡献了出来。
这个“姜向北”性格大大咧咧,但在花钱问题上意外节俭。
有进无出形容她最合适不过。
小到两分,大到一块,整整齐齐地被扎成一小捆,拿出来让姜向南都小小吃了一惊。
“这是我爷给我的防身钱。”
穷家富路。姜成军在出门前,家里长辈们凑出十块钱带身上,零零散散也是一大把。
跟两人相比较,姜向南倒是最少的一个。
姜成军十元,姜向北十二元,姜向南只有四块。
“这样吧!我们每人先出六块当本钱,要是不够咱再想办法。”
姜向北从两人手里拿过钱,只拿了四块回兜里,显然是打算帮哥哥出两块钱。
“我明天就帮你写作业。”
感动之下,姜向南承诺道。
第二天一大早,等爸妈还没起来,兄妹三人就已经摸黑出了门。
按照姜向南从刘长胜那打听来的位置,几人一路问着找到了所谓的“黑市”
王家桥。
其实就是条片卖农家菜的胡同,放眼望过去一水儿全是扁担箩筐排成条,赶早买新鲜菜的人不少。
几人站在胡同口面面相觑。
“这要怎么找鱼店?”
农户给菜上浇水保湿,自行车碾过流下来的水,然后带得整条街都是稀泥。
先不说稀泥能没过脚背,这人来人往的,几人要上哪找穿黑围裙的接头人。
“咱们分头找。”
胡同里四通八达,每个路口都好像有人转过去。
姜向北选了三条路最宽的,让三人分开往不同方向找。
最中间那条路最宽,往里走的人最多,姜向北觉着这条路能遇到鱼店的可能性最小。
好歹是黑市买卖,总不能选择如此明目张胆的地方吧。
想着,姜向北随意往边上一户开着大门的院子瞧去,目光中黑色一闪而过。
停下步子往后退了几步。
果然就见一个年轻小伙儿坐在门廊下翘着二郎腿吊儿郎当地抽着烟。
许是无聊至极,他仰头小心翼翼地吐出烟圈,嘴高高嘟起,一副专心致志的样子。
就在这时,有人走到他面前说:“大黑河。”
那人背着背篓,还能看到盖着破布的背篓边露出条银色鱼尾巴。
就是这了……
围裙青年放下脚,站起来掀开破布,冲他挑起大拇指朝后一指:“后院第三间。”
背篓男人走进去,青年继续坐下吐烟圈。
姜向北折返回胡同口,在那等了十来分钟,姜向南和姜成军纷纷摇了摇头。
“我找到了!”
最热闹一条胡同,最显眼的出现在那。
姜向北几人到门口时,年青人还在专注地吐着烟圈,噘着嘴不时弹一下脸颊。
他们硬是等到青年成功了一次,这才开口。
“大黑河。”
冷不丁的,吓得年青人被一口烟呛得狂咳不止。
一阵惊天动地的咳嗽声中,青年眼泪汪汪地抹了好几把脸,还是没看清楚面前站着的三人其实就是半大孩子。
反正三人空手而来又不是卖鱼的,所以随便往后一指。
“后院第二间。”
三人默不作声就走。
青年人扯起衣摆擦眼泪,又连喝几口水,才终于喘平了气。
再往后看,哪还看得到姜向北三人的身影。
院子很小,只有两间正房,到处都堆满了杂物,只留下个堪堪能让一人通过的路。
青年所说的后院,其实就是正房背后,用木板子搭建起来的几间棚子。
第一间是灶房,第二间用木板子遮挡住大半,只开了扇小门,而门外此时正站着个人在那等待。
明显的鱼腥味飘来……
“四斤半,一块一毛二分,算你一块一。”
姜向南看了眼姜向北,两人默契地排到男人背后。
“哥你看那里。”
很快,姜向北就注意到刚才进来的背篓男人正从第三间棚子出来。
男人小心翼翼地用手抚平掌心皱巴巴的钞票,随即小心把钱塞到衣服内兜里。
“那边。”姜向北说。
细碎的轰鸣声从第三间屋里传出,姜向北刚探头进去,里面忙着记录的人脑袋都没抬就下意识问。
“有多少鱼?”
姜向南清了清嗓子,走进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