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油泼面◎
“你先过了妈那关再说。”
通过前回贩鱼姜向南就看明了,妹妹好像天生有洞悉赚钱法子的能力。
不管是旁人闲聊几句,还是书上突然扫过的内容。
星星之火在她手上就可以燎原!
妹妹古灵精怪的脑子那么一转,总能提出个叫他没法否定的主意来。
就说这个什么面包吧……
食品经营部永远锁在玻璃柜台里的抢手货。
要是哪天有货了,往门口黑板一写,当天柜台里保准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
姜向南有限记忆里就吃过两种。
一种好像叫果子面包,松软得跟云彩一样。
另一种葡萄干面包,咬到葡萄干的那一块特别甜,放嘴里都要多嚼几下才舍得咽下去。
不过吃上两回姜向南就发现,葡萄干面包就是果子面包加了点葡萄干。
一个吃不饱,两个够换半斤米,姜向南读初中之后就很少再吃。
卖面包能挣钱是必然的,但得让老妈先点头同意才行。
姜向北深以为意地点头。
老爸和爷爷不用想都是无条件支持,关键还得他们家真正的老大点头才行。
要不老妈一声令下,爷爷和老爸立马就要反水。
“那你打算怎么办?”
姜向南坐到姜向北身边,顺手拿过一本书翻开来瞟了两眼。
虽说从没有懈怠外语学习,可书上的外语字他竟然一个词都看不懂。
姜向南连翻几页,逐行寻找,还是没能找到一个认识的。
“这么难?”
姜向北往书上一看,顿时无语。
法语……不认识不是很正常?
“这……”姜向北刚张了张嘴,就见姜向南猛地合上书,满面凝重:“看来还是不够努力。”
好吧!学霸和学渣的区别就在此。
学渣当时第一反应是看不懂就换本。
学霸从自身出发,想得是还要多加努力。
姜向北望着老哥拿出书开始学习,默默翻开了一百零八种面包的制作方法。
看食谱应该也算……努力!
***
一进入六月,洛川市就立刻迈入了盛夏模式,天热得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下飞。
烈日当空下,三水胡同二号此刻正在热火朝天地干着活。
一早上已经来了几拨人看,胡同里谁家只要有点动静,不出半天准能传遍。
姜向北坐在自家门口,搬了个小板凳假模假样地装着做作业。
家里盖厨房请的泥瓦匠,面包窑由姜爱国自己亲手弄。
透过刚盖到小腿那么高的砖墙,姜向北卡看到爷爷正在往台子上抹黄泥,姜半在边上和稀泥。
“第二题的答案是多少?”
假么假事的还有个夏彩霞,一会儿逗夏宝华,一会儿又踩蚂蚁,忙活完就来拿姜向北作业本抄写。
反正是姜向北写一题,她就跟着抄一题。
“怎么还没写。”
两人在这坐了一个多小时,十五道数学题,才写到第三道。
姜向北干脆把板凳往边上一推,站起来。
下一秒,屋里司文兰故意压低的声音从门里就飘了出来。
只是喊了句:“姜向北”
就像自带神奇力量,姜向北腿弯一软,垂头丧气地坐了下来。
学校放假,厂子里也放假……
“你妈背后是不是长了眼睛!”夏彩霞透过窗子,看到司文兰明明是背对着她们正在看书学习。
怎么前脚姜向北刚站起来,那边就发现了!
姜向北撇嘴,指指凳子。
肯定是拖凳子发出的声响。
心已经飞走,继续做作业不可能了,心里掐着时间,二十秒后姜向北偷摸着又站了起来。
夏彩霞瞪着眼睛,眼珠子左转右转一脸惊恐。
姜向北得意,第一次推开凳子就肯定会被老妈听见,所以第二次坐下来后就没搬凳子。
“聪明吧!”
夏彩霞挤眉弄眼,嘴使劲往左边歪了又歪。
“向北姑姑,司奶奶正看着你呢!”
最后是夏宝华咯咯笑着提醒神气活现的姜向北。
姜向北:“……”
司文兰站在门口,目光落到女儿做贼一样蜷缩的身体,啼笑皆非得都骂不出口了。
正在这么个关键时刻,门口突然走进来了几个人。
有老有少,看样子是一家人。
这家子穿得好像是同块布料做出的衣裳,不管男女老少都是墨兰色裤子,白色衬衣。
司文兰把目光移到门边的同时,姜向北狠狠松了口气。
“大娘找谁家?”
领头的老奶奶走进院里,东张西望地到处看,眉眼中渐渐流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
“我们找姜爱国同志,居委会张主任让我们来找他。”
老奶奶有着浓重川省口音,一开口说话自然地带上了股爽利感。
司文兰让几人稍等,然后去厨房后边把姜爱国叫了出来。
“谁啊?”
姜爱国走出来,放眼扫过去并没有熟悉面孔,一时也有些奇怪。
“这是介绍信,前几日我儿子刚买了崔红同志家的房子。”
提到房子,姜爱国就立刻明白了来人是谁。
“大姐等我先洗个手,一会儿我带你们去看房子。”
两间空置房屋的小夫妻女同志就叫崔红,听说前不久刚把房子卖给了一户回城的知青。
居委会提前知会过姜爱国,一并把钥匙先交给了他保管。
“大妹子是这家的?”
老奶奶是个自来熟,等姜爱国洗手的这么一会儿功夫,立即转头就跟司文兰聊上了。
司文兰笑着点头。
两人都是善谈的人,一来一回就各自把双方的家人介绍了番。
奶奶姓胡,一米五的个头,头发利落挽在脑后,应该是个喜欢笑的人,眼角皱纹都微微往上扬着。
而且姜向北还发现了个既新奇又震惊的地方。
胡奶奶竟然是个小脚,裤脚下只露出个尖尖的鞋尖,鞋头上还绣着花。
“奶奶受封建社会习俗坑害,从小就裹脚,不过奶奶可不吃封建社会那套!”
看姜向北不住地往她脚下瞟,胡奶奶提起裤脚,大方地让几个孩子看个够。
“小孩子不懂事,大娘你别见怪。”司文兰赶忙道歉,顺手把姜向北搂过来捂住了嘴。
生怕一不小心又秃噜出什么得罪人的话来。
胡奶奶哈哈一笑,爽快地表示“这有啥!又不是见不得人的东西。”
接着,胡奶奶把他们一家子人大概介绍了遍,毕竟以后都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总得有个称呼。
胡奶奶家共有七口人。
除了胡奶奶和老头齐爷爷之外,女儿齐桃花和女婿曹建设共育有一子两女。
外孙曹龙是大哥,今年十九岁,二外孙女十七岁曹彩英,小孙女十四岁曹彩凤。
开始姜向北还以为曹建设是上门女婿,要不怎么会带着爱人的父母一起生活。
胡奶奶好像也不想邻居们误会,不等大家胡乱猜想,自己先说了起来。
曹建设原本就是洛川市人,早几年响应号召下放到胡奶奶他们村当知青。
后来跟齐桃花相亲结婚,还一连生了三个孩子。
前几年回城潮兴起,同村知青丢下媳妇丈夫独自回城的多不胜数。
曹建设也在回城的行列中,不过刚稳定之后立即就回村里把一大家子就接进了城里。
“我女婿是个好人,连我们老两口都一起带来了城里。”齐爷爷感慨。
接走妻子儿女无可厚非,但还把岳父岳母一起接进城里,这就没多少人可以做到了。
姜爱国听罢,也忍不住跟着称赞了几声曹建设仁义。
姜向北跟着爷爷一起去看了曹家刚买的房子。
房子是曹建设托单位同事帮忙牵线,只是在外边随意看看就交了钱。
接家属进城,没有房子就没法开介绍信。
当时曹建设看得匆忙,胡奶奶他们也是进了城才晓得屋子在哪。
铜锁老旧,还是非常老旧的挂锁,姜爱国扭了好几下锁头才终于咔哒一声。
“……”
锁是响了,锁还是没有打开的迹象。
“反正都要换锁。”胡奶奶一手拽住锁扣,用力一扯:“坏了就坏了吧。”
锁扣掉落,曹龙两只大掌用力一推。
咔嚓——啪——
那扇本就摇摇欲坠的老旧雕花木门应声倒地,砸到地上掀起漫天灰尘。
胡奶奶仍旧乐呵呵地:“大门正好也重新修一修。”
“外婆,房梁也该修了。”正处于变声期的曹彩英声音跟鸭子一样,说着指向挂满蜘蛛网的房梁。
“都修都修!”胡奶奶还是笑呵呵。
也许是源于胡奶奶乐观,曹家上下都呈现出一种看啥啥都好的感觉。
两间加起来就五十平不到的屋子。
瓦片破漏,房梁腐朽,墙皮脱落。
在姜向北看来全是毛病的屋子,他们一家子人看得喜气洋洋,言语间全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大外孙曹龙说能上街找活儿干,曹彩英撒娇要靠窗的地方睡觉。
“老姐姐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叫我。”
离开屋子前,姜爱国热心地提出帮忙,顺便还找来工具帮曹家把屋子门给修好了。
***
经过几天烈日暴晒,两周后面包窑终于迎来第一次热窑。
与此同时曹家人那边屋子也收拾妥当添了点家具,一家人也正式搬了进来。
刚修建好的厨房彻底来了个大变样。
从细条形变成正方形,屋里两扇门正对,三扇窗,院墙上姜爱国也打了个高高的小窗子通风。
“你先过了妈那关再说。”
通过前回贩鱼姜向南就看明了,妹妹好像天生有洞悉赚钱法子的能力。
不管是旁人闲聊几句,还是书上突然扫过的内容。
星星之火在她手上就可以燎原!
妹妹古灵精怪的脑子那么一转,总能提出个叫他没法否定的主意来。
就说这个什么面包吧……
食品经营部永远锁在玻璃柜台里的抢手货。
要是哪天有货了,往门口黑板一写,当天柜台里保准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
姜向南有限记忆里就吃过两种。
一种好像叫果子面包,松软得跟云彩一样。
另一种葡萄干面包,咬到葡萄干的那一块特别甜,放嘴里都要多嚼几下才舍得咽下去。
不过吃上两回姜向南就发现,葡萄干面包就是果子面包加了点葡萄干。
一个吃不饱,两个够换半斤米,姜向南读初中之后就很少再吃。
卖面包能挣钱是必然的,但得让老妈先点头同意才行。
姜向北深以为意地点头。
老爸和爷爷不用想都是无条件支持,关键还得他们家真正的老大点头才行。
要不老妈一声令下,爷爷和老爸立马就要反水。
“那你打算怎么办?”
姜向南坐到姜向北身边,顺手拿过一本书翻开来瞟了两眼。
虽说从没有懈怠外语学习,可书上的外语字他竟然一个词都看不懂。
姜向南连翻几页,逐行寻找,还是没能找到一个认识的。
“这么难?”
姜向北往书上一看,顿时无语。
法语……不认识不是很正常?
“这……”姜向北刚张了张嘴,就见姜向南猛地合上书,满面凝重:“看来还是不够努力。”
好吧!学霸和学渣的区别就在此。
学渣当时第一反应是看不懂就换本。
学霸从自身出发,想得是还要多加努力。
姜向北望着老哥拿出书开始学习,默默翻开了一百零八种面包的制作方法。
看食谱应该也算……努力!
***
一进入六月,洛川市就立刻迈入了盛夏模式,天热得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下飞。
烈日当空下,三水胡同二号此刻正在热火朝天地干着活。
一早上已经来了几拨人看,胡同里谁家只要有点动静,不出半天准能传遍。
姜向北坐在自家门口,搬了个小板凳假模假样地装着做作业。
家里盖厨房请的泥瓦匠,面包窑由姜爱国自己亲手弄。
透过刚盖到小腿那么高的砖墙,姜向北卡看到爷爷正在往台子上抹黄泥,姜半在边上和稀泥。
“第二题的答案是多少?”
假么假事的还有个夏彩霞,一会儿逗夏宝华,一会儿又踩蚂蚁,忙活完就来拿姜向北作业本抄写。
反正是姜向北写一题,她就跟着抄一题。
“怎么还没写。”
两人在这坐了一个多小时,十五道数学题,才写到第三道。
姜向北干脆把板凳往边上一推,站起来。
下一秒,屋里司文兰故意压低的声音从门里就飘了出来。
只是喊了句:“姜向北”
就像自带神奇力量,姜向北腿弯一软,垂头丧气地坐了下来。
学校放假,厂子里也放假……
“你妈背后是不是长了眼睛!”夏彩霞透过窗子,看到司文兰明明是背对着她们正在看书学习。
怎么前脚姜向北刚站起来,那边就发现了!
姜向北撇嘴,指指凳子。
肯定是拖凳子发出的声响。
心已经飞走,继续做作业不可能了,心里掐着时间,二十秒后姜向北偷摸着又站了起来。
夏彩霞瞪着眼睛,眼珠子左转右转一脸惊恐。
姜向北得意,第一次推开凳子就肯定会被老妈听见,所以第二次坐下来后就没搬凳子。
“聪明吧!”
夏彩霞挤眉弄眼,嘴使劲往左边歪了又歪。
“向北姑姑,司奶奶正看着你呢!”
最后是夏宝华咯咯笑着提醒神气活现的姜向北。
姜向北:“……”
司文兰站在门口,目光落到女儿做贼一样蜷缩的身体,啼笑皆非得都骂不出口了。
正在这么个关键时刻,门口突然走进来了几个人。
有老有少,看样子是一家人。
这家子穿得好像是同块布料做出的衣裳,不管男女老少都是墨兰色裤子,白色衬衣。
司文兰把目光移到门边的同时,姜向北狠狠松了口气。
“大娘找谁家?”
领头的老奶奶走进院里,东张西望地到处看,眉眼中渐渐流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
“我们找姜爱国同志,居委会张主任让我们来找他。”
老奶奶有着浓重川省口音,一开口说话自然地带上了股爽利感。
司文兰让几人稍等,然后去厨房后边把姜爱国叫了出来。
“谁啊?”
姜爱国走出来,放眼扫过去并没有熟悉面孔,一时也有些奇怪。
“这是介绍信,前几日我儿子刚买了崔红同志家的房子。”
提到房子,姜爱国就立刻明白了来人是谁。
“大姐等我先洗个手,一会儿我带你们去看房子。”
两间空置房屋的小夫妻女同志就叫崔红,听说前不久刚把房子卖给了一户回城的知青。
居委会提前知会过姜爱国,一并把钥匙先交给了他保管。
“大妹子是这家的?”
老奶奶是个自来熟,等姜爱国洗手的这么一会儿功夫,立即转头就跟司文兰聊上了。
司文兰笑着点头。
两人都是善谈的人,一来一回就各自把双方的家人介绍了番。
奶奶姓胡,一米五的个头,头发利落挽在脑后,应该是个喜欢笑的人,眼角皱纹都微微往上扬着。
而且姜向北还发现了个既新奇又震惊的地方。
胡奶奶竟然是个小脚,裤脚下只露出个尖尖的鞋尖,鞋头上还绣着花。
“奶奶受封建社会习俗坑害,从小就裹脚,不过奶奶可不吃封建社会那套!”
看姜向北不住地往她脚下瞟,胡奶奶提起裤脚,大方地让几个孩子看个够。
“小孩子不懂事,大娘你别见怪。”司文兰赶忙道歉,顺手把姜向北搂过来捂住了嘴。
生怕一不小心又秃噜出什么得罪人的话来。
胡奶奶哈哈一笑,爽快地表示“这有啥!又不是见不得人的东西。”
接着,胡奶奶把他们一家子人大概介绍了遍,毕竟以后都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总得有个称呼。
胡奶奶家共有七口人。
除了胡奶奶和老头齐爷爷之外,女儿齐桃花和女婿曹建设共育有一子两女。
外孙曹龙是大哥,今年十九岁,二外孙女十七岁曹彩英,小孙女十四岁曹彩凤。
开始姜向北还以为曹建设是上门女婿,要不怎么会带着爱人的父母一起生活。
胡奶奶好像也不想邻居们误会,不等大家胡乱猜想,自己先说了起来。
曹建设原本就是洛川市人,早几年响应号召下放到胡奶奶他们村当知青。
后来跟齐桃花相亲结婚,还一连生了三个孩子。
前几年回城潮兴起,同村知青丢下媳妇丈夫独自回城的多不胜数。
曹建设也在回城的行列中,不过刚稳定之后立即就回村里把一大家子就接进了城里。
“我女婿是个好人,连我们老两口都一起带来了城里。”齐爷爷感慨。
接走妻子儿女无可厚非,但还把岳父岳母一起接进城里,这就没多少人可以做到了。
姜爱国听罢,也忍不住跟着称赞了几声曹建设仁义。
姜向北跟着爷爷一起去看了曹家刚买的房子。
房子是曹建设托单位同事帮忙牵线,只是在外边随意看看就交了钱。
接家属进城,没有房子就没法开介绍信。
当时曹建设看得匆忙,胡奶奶他们也是进了城才晓得屋子在哪。
铜锁老旧,还是非常老旧的挂锁,姜爱国扭了好几下锁头才终于咔哒一声。
“……”
锁是响了,锁还是没有打开的迹象。
“反正都要换锁。”胡奶奶一手拽住锁扣,用力一扯:“坏了就坏了吧。”
锁扣掉落,曹龙两只大掌用力一推。
咔嚓——啪——
那扇本就摇摇欲坠的老旧雕花木门应声倒地,砸到地上掀起漫天灰尘。
胡奶奶仍旧乐呵呵地:“大门正好也重新修一修。”
“外婆,房梁也该修了。”正处于变声期的曹彩英声音跟鸭子一样,说着指向挂满蜘蛛网的房梁。
“都修都修!”胡奶奶还是笑呵呵。
也许是源于胡奶奶乐观,曹家上下都呈现出一种看啥啥都好的感觉。
两间加起来就五十平不到的屋子。
瓦片破漏,房梁腐朽,墙皮脱落。
在姜向北看来全是毛病的屋子,他们一家子人看得喜气洋洋,言语间全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大外孙曹龙说能上街找活儿干,曹彩英撒娇要靠窗的地方睡觉。
“老姐姐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叫我。”
离开屋子前,姜爱国热心地提出帮忙,顺便还找来工具帮曹家把屋子门给修好了。
***
经过几天烈日暴晒,两周后面包窑终于迎来第一次热窑。
与此同时曹家人那边屋子也收拾妥当添了点家具,一家人也正式搬了进来。
刚修建好的厨房彻底来了个大变样。
从细条形变成正方形,屋里两扇门正对,三扇窗,院墙上姜爱国也打了个高高的小窗子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