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城和万云两人在县里待了一天,该看的从前,该见的人,基本上该做的都做了, 第二天就要准备回去看娘家人了。
    万云离家多年,也很久没回过寨子里,当晚她把要带回去的年货拿出来又放回去,显然也有些对于乡村故土的怯意,最后坐在床边,看着地上一堆乱糟糟的东西,想笑,又没笑,整个人看起来都有些呆木。到了县里,她才回过味来,万家寨并非她的家,可却不可抑制地想回去,想去看看爹娘和生长的地方,这是一种她没有办法分辨和控制的感情,最后只能简单粗暴地归结为血浓于水的力量,那种细致的情绪许久都找不到出口。
    周长城只比万云更沉默,十五岁之后几乎就没有再回过周家庄,亲人皆逝,老家的房子都塌了,曾经他在老家度过了一个快乐温馨的童年,但到了后面,亲人相见只能在梦里。
    万云问他:“要不要先回周家庄,再去万家寨?”
    但周长城只是安静地刷牙,过了好一会儿才说:“先去万家寨。”
    在回万家寨的途中,会路过周家庄的那个路口,万云看周长城频频转头去看那个回乡的岔路,她握住丈夫的手:“城哥,明天我们就去周家庄走一趟。你不是说要带我去扫墓吗?”
    周长城努力笑了笑,想了会儿才决定:“好,明天回去看看。”
    整个万家寨像是在山窝窝里,寨子里只在村委有一部电话,还是去年才拉的线,全寨子的人打电话都得上那儿去。
    万云回来之前,万雪已经打电话跟爹娘讲了,所以半中午的时分,他们到家的时候,家里所有人都在,爹娘哥嫂,四个侄子侄女,甚至破天荒给他们宰了一只鸡。
    万家寨家里什么都没变,就连鸡圈还是万雪和万云当初围起来的,她们姐妹睡过的那个四面漏风的茅草房也还在,四周的山挡住重重去路,好多乡邻看到离家七年的万云带着丈夫回家,听说是在广州回来的,都跑到她们家里看热闹,想打听一下外头是什么样的,万云和周长城边应付乡亲,边拿了糖果饼干出来,给围着家门口的孩子们发出去。
    对这个地方,她既感到亲切,又感到陌生。
    中午吃饭时,一家人坐在周长城万云结婚时那张作为彩礼的那张八仙桌上,万云感受到“嫁出去的女儿回到娘家就是客人”这句话的真实性,因为她的爹娘万春龙和秦水苗真把她和城哥当成彻头彻尾的外来客人了,甚至还给周长城这个女婿夹了个鸡腿。
    万云两个哥哥年纪比她大了最少十岁,从小就没玩到一起,所以跟他们真的很难对得上话,就是周长城喊过大哥二哥之后,也只能在一旁待着。
    老家是贫穷的、一成不变的,但万云并没有觉得这个山沟沟的地方有什么令她觉得不自在的,她比以前更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来处,令她觉得不舒服的是,原先她和万雪住的那个茅草屋子,几经加固,现在是她两个侄女在住。好像她们万家的女儿命运就是这么轮回的,原先是她和姐姐,现在又轮到下一辈的侄女们。
    万云动了心思想拿钱出来,给两个侄女盖间挡风的房子,但听到外头有人喊两个哥哥去“竂子”里,就是去赌竂,她立马就歇了这个心思。
    爹娘比七年前相比,老了很多,连背都驼了。
    万春龙跟小时候一样,对两个女儿都是没话说的,倒是想跟女婿说话,可方言又不太通。平水县地势全是山,同一个镇,就是村和村之间的语言都是不相同的,大家鸡同鸭讲,讲不到一块儿去,只能坐着,脸上带着一点莫名的笑。
    万云解读这种笑为老年人对青壮年的讨好和恐惧,她有点心酸和悲哀,从前她以为爹的暴躁和打骂是无法逾越的高山,可时间让他们的关系和力量此消彼长,大家终于可以站着对话,却早就无话可说了。
    娘小时候老是骂她和万雪是赔钱货,但偶尔会有心软的时候,因此两个女儿始终都割舍不下娘家。若娘是真正十恶不赦的人,她们姐妹跟娘家断绝往来就理所当然了,可偏偏中间还保留着一些若有若无的温情。
    就像这回,其实万云也有点想留在老家过一晚,但是看着这两间黄泥屋,根本就没有自己和城哥的容身之处,于是当日下午吃过饭,他们又要赶车回县里的招待所了。
    万云的娘秦水苗身上和脚上都穿着万雪万云两个女儿买的棉衣棉鞋,把自己酿好的米酒拿出来,用一个不甚好看的塑料罐子装好,又往万云手上悄悄地塞了几张卷起来的十块钱,粗糙起皮的手拉着她,用家乡话一直叮嘱她:“一定要生孩子,把酒拿去坐月子,买鸡蛋吃!”
    这是从未走出过万家寨的娘亲,对一个女儿最真实最朴素的希望和祝愿,她能拿出来的就是这些东西,万云眼睛湿湿的,最终决定接下娘给的钱。
    有隔阂的哥嫂一直问周长城和万云广州是什么样的世界,想让他们带着去赚钱,但看妹妹妹夫衣着也很一般,又听说要坐那么久的车,去到广州还不一定能找到工作,要跟一大群陌生的人挤宿舍,立即就退却了。在万家寨,种田有种田的苦,但也有熟悉安全的好处。
    万云也明白,哥嫂们一直都是这种性格,好吃懒做说不上,但不愿意动脑子、不愿意改变现状是一定的,就因为他们是儿子,在这个家没有生存危机,不像她和万雪两人,是自小就要自己挣生活、靠自己、察言观色的,在成人后,最无希望的时候,姐妹两个只能寄托嫁人这条路来离开万家寨、离开这个吃人的家。
    可这些事再说出来好像也没什么意思。
    离开万家寨时,爹娘出来把他们两人送上车,在他们眼里,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万云已经是别人家的人,就没让他们常回家,只叮嘱万云一定要生孩子,不然男人就会不要她了。
    万云点头,没有反驳:“娘,我知道了。你们要是想找我说话了,就到村委那儿给我打电话,往后我隔一段时间就给你们寄照片。”
    在秦水苗和万春龙那浑浊的目光中,万云和周长城拎着一大罐米酒,登上回县里的汽车。
    离开爹娘和万家寨后,万云放下了从前的很多执着,她学着接受从前吃过的苦头,不是要仇视家庭出身和里面的人,是要学会放过自己。
    -
    到了第二天,周长城和万云两人先是在西郊附近买了不少黄纸蜡烛,再坐上回周家庄的车。
    周家庄在周长城的记忆里也没有多大的变化,不过村里有些人家已经开始建起了水泥房,想来也是有人在外头赚到钱,又回到老家“荣归故里”。
    到了庄上,周长城和万云就是陌生人,有人问他们是谁,找谁?
    周长城说出自己的名字,又说自己从前是住在哪儿的,只有上了年纪的和同龄人还记得他,更小一些的孩子是完全不知道这个人的。当然,面对着这群只有几岁的孩子,周长城也不知他们谁是谁家的孩子。
    正是应了那首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去堂大伯那里,周长城是不乐意的,他直接到了原先老支书周善民家里,之前他跟师父师娘住在县里的时候,善民伯还去看过他。
    老人家已经七十岁了,他早就不做村支书,是村里上了年纪又德高望重的老人。
    周长城上门的时候,周善民记得这小伙子,拉着他的手,不住打量,只重复叨叨着:“长大了就好,能自己做工挣钱了就好。”得知周长城结了婚,去了广州,还晓得问他去看桂老师了没有,听说他们后面长久的缘分,又大赞桂春生的仁义。
    看周长城想去拜祭先人,周善民二话不说,叫上两个儿子,扛着锄头和镰刀陪着一起上山。
    周家庄的地比万家寨要平一些,但四周的山也少不了,虽然四周围山上的草和树木都被砍得差不多了,可葬着周长城爷爷奶奶和父母双亲的坟墓前还是要清理的。
    周长城模糊间还记得怎么走,不过他跟万云两人已经很久没走过山路了,脚程还赶不上周善民这个老大爷。
    在上山的路上,有些人见着还能认出周长城,个个都在感慨,哎呀,长城长这么高大了,还娶了媳妇,媳妇真好看,都问他在哪里发财。
    周长城之前一直都有些回避返乡,因为之前在堂大伯家里受了太多的委屈,也无长辈亲人在世,但这次回来,他发现面对以前的父老乡亲并没有他想象得那么困难,乡亲们看他上山祭拜,甚至拿出家里的柴刀,和他上山,给他帮忙。
    山上的坟包有三个,两大一小,大的是属于周长城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小的是他早逝的姐姐周阿香,这个早夭的姐姐跟周长城没有缘分,在他出生前就生病去了。
    烧纸的时候,周长城一直都没有讲话,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万云看着火光中他那张轮廓分明、深邃的面孔,眉眼低垂,孤寂的感觉要溢出来了,两人中间燃烧着的黄纸慢慢被火吞噬,变成黑色的灰,便始终没有打扰城哥。
    他们买了很多这些金银箔纸回来,除烧纸,还祭了白酒。
    周长城其实很想哭,又觉得不该哭,他终究回来祭拜先人了,烧纸时,他在内心一直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姐姐,我回来了,看到我了吗?人生真苦啊,要是你们在就好了。
    从山上下来,周善民极力邀请周长城和万云在家里住几天,还让他们最好留在庄上过年。他的堂大伯一家此时也过来了,从前有再多的恩怨,此时也说上了话,看周长城提着大包小袋到老支书家里,又觉得这个侄子应该到自己家里去,把年货也带上,但周长城没搭理他们。

章节目录


八零夫妻人生小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陈财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财主并收藏八零夫妻人生小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