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会不过短短五天就结束了,而在邵芳的招呼下,众人登上了他准备的的大船,邵芳自己的大船,也并不逊色于姑苏陆氏的船只,而且装点更加精致舒适。
众人兴致勃勃,从安亭江入吴淞江,一路吟诗作对,谈性大发,无不心旷神怡。
“小船行水如行陆,大船行水如行空。”聂豹怡然自得地扣着船舷,道:“果然如此啊。”
这一段水道确实平缓,众人看两岸风光更是无限明媚,不过等绕过这一段水道,众人就明显感觉船速变缓,而且略有吃力,船身甚至微微颠簸起来。
“船工,怎么回事儿啊?”邵芳就问道。
船工指着河道:“诸位老爷,前方水道淤塞,咱们的大船吃水太深,要过去的话,必须减轻船身重量。”
众人一看河道,不知不觉间果然已经缩小到只有十几丈的宽度,而前方还有几艘小船,看见他们的大船,纷纷避让一边,但显然大船如果不减重,根本无法行进。
邵芳一挥手,船工就将压仓的石头扔出去了,看着一筐筐的石块排入水中,岸上的人却大喊大叫起来。
“他们说什么?”众人在甲板上遥遥观望,不明所以。
“他们说,这石头不能扔进水里,”船工道:“这一段水道本来就淤塞地非常厉害,如果咱们的压舱石再扔进去,那河道几乎就堵塞了,连这么一点水也没了。”
邵芳想了想,道:“总不能把船停泊在这里,然后把压舱石弄到岸上去吧,老大人们还想游玩呢,这岂不是败兴?干脆这样,我们把石头扔进河里,然后给两岸百姓钱,让他们把石头打捞上来,这样大家都方便。”
邵芳伶俐圆滑,这个办法很便宜,只不过岸上的百姓却不肯,前来回禀的下人道,这些百姓觉得打捞石块费时费力。邵芳冷哼一声道:“这水道被堵塞住,清理淤泥困难,清理石块还不容易?刁民奸猾,分明是要问我多要银两。”
“樗朽,你有所不知,他们没有欺你,”归有光这个苏州推官,曾带领百姓清浚太湖,自然知道:“若是这江水满溢,自然是清淤困难,打捞石块容易,因为石块浮在泥沙之上;如果江水干涸,则清淤容易,而石块被埋积在淤泥之下,从滩涂中拖出来,需要相当大的人力物力。”
古代的疏浚淤泥方法是“水落则登滩挑挖,水涨则乘船淘爬”,不过除了工具简陋,所用的方法其实和后世清淤是一样的,都是要先搅动泥沙,然后再用人力器具挑挖淤积物,不过后世科技发达,除了有挖泥船之外,还有排泥管道。
众人见此,也都通情达理,就将大船停泊在岸,将压仓的石块取出来,放在了岸边。
“哎陆翁,”苏州知府王廷看着船工卸载石块,忽然道:“此情此景,我忽然想起姑苏陆的‘廉石’了,真为我辈为官之人的楷模啊。”
所谓“廉石”得了来历,要从姑苏陆祖先东汉时期的陆绩说起,陆绩是汉末庐江太守陆康之子,后出仕孙吴。他博学多识,对星历算数特别精通,撰著了《浑天图》,注释了《易经》和《玄学》等,皆传于世。关于他的记载有这么一段话,“陆氏在姑苏,其门有巨石。远祖绩尝事吴为郁林太守。罢归无装,舟轻不可越海,取石为重。人称其廉,号‘郁林石’。世保其居云。”
这是说陆绩为官清廉,在郁林做了太守任满还乡之时,身无重物,没有任何的钱财宝物,船轻不能越海,以巨石压舱。回家后将巨石置于家门口,人称“郁林石”或者是“廉石”。
陆家世代以此为荣,保留这块巨石,甚至弘治九年的时候,监察御史樊祉到苏州,闻得陆绩其人和郁林石的来历,便命人将这块郁林巨石从陆氏宅中移至城中察院场,造一座亭,放置其中,令人刻上“廉石”两字并着以红色,以为褒奖。
见陆执懋一边说着过誉,一边却深以为荣的样子,陈惇却猜测这个郁林石,并不是像书中写的那样,用来压舱的。这些石头和石兽也许另有其用,比如抛掷下去,就会使原本就淤塞的吴淞江更将淤塞,别说是打捞石块,就是清淤工作,都变得万分困难起来。
“如果吴淞江淤塞,”陈惇暗道:“太湖涨水,势必另寻泄口,这对姑苏陆有什么好处呢?”
陈惇就问岸上一个老农,道:“老伯,这水道淤塞这么严重,你们平日怎么不清理呢?”
“清理啊,儿辈们现在田也不理了,天天就在这儿挑淤呢,”这老伯道:“这淤泥也是好东西,挑到田里,水稻长得快。”
“那大家干活,应该很有干劲才是啊,”陈惇道:“怎么都懒洋洋地,不肯使劲呢?”
“嗨,往年清淤,官府都给钱呢,”这老农嘟囔道:“今年都过去快两个月了,也不见官府组织,更见不到钱。”
陈惇想起吴江县的县令李志庠,陆家派人威逼利诱,让他不要清淤,难道昆山也是如此?陆家到底要干什么?
一筐筐石头从船上投入江中,减轻了大船的重量,回到船上,众人游兴未减,正高谈阔论了没多久,船速又减慢下来,没走出二十里去,又遇到了一处淤塞,而且这淤塞比刚才那一处还危险,只能继续减重。
邵芳即使再考虑周详,也始料不及,气得脸色青白。倒是唐顺之与归有光道:“看来今年太湖有可能要涨水了,到处淤塞。”
知府王廷自然面色忧虑,径直吩咐大船往回开,船上少了欢声笑语,这一场所谓曲水流觞的宴会,顿时草草收场。
安亭文会结束之后,陈惇跟着王廷归有光回到长洲,他再一次调阅了太湖水文资料,同时调出苏州府的鱼鳞图册,仔细对照起来。
鱼鳞图册就是此时的土地登记簿册,将房屋、山林、池塘、田地按照次序排列连接地绘制,表明相应的名称,是民间田地之总册。由于田图状似鱼鳞,因以为名。
归有光将灯烛挑明,“怎么一直盯着图册看,看出什么了?”
“没什么,”陈惇道:“我以前一直以为苏州自古就是良田之地,今天看了图册才知道,原来苏州在永乐时期,甚至还有斥卤地四千顷,到嘉靖年间,斥卤地只有一千二百余顷了,看来是苏州百姓善于灌溉的原因。”
斥卤地就是盐碱地,归有光就道:“斥卤地怎么灌溉?这些都是因为太湖发大水,湖水淤灌斥卤,使斥卤之地,变为了淤田。”
古人就有“水灌斥卤,使生稻粱”的说法,陈惇就问道:“用湖水灌斥卤之地,这样得到的淤田,和普通田地有什么不同?”
“这种淤田是上等的良田,”归有光道:“甚至比官田价格还要高,所生水稻,不仅产量高,有时候还能一年三熟,所以无论百姓,还是大户都趋之若鹜。”
陈惇低下头去看鱼鳞图册,道:“这标注着‘淤’字的,就是淤田吧?”
归有光点了点头,陈惇继续查看起来,他发现这些淤田并不是分布在吴淞江两岸,而在太湖以东的洼地上。
太湖下游的入江入海通道,古有吴淞江、东江、娄江,统称太湖三江,分别向东、南、北三面排水。8世纪前后,东江、娄江相继湮灭。吴淞江成为了太湖的主要出海通道,而从11世纪开始,吴淞江也很快淤浅缩狭。明初时,因吴淞江淤浅严重,黄浦口淤塞不通,当时的户部尚书夏原吉主持疏浚吴淞江南北两岸支流,引太湖水入浏河、白茆直注长江(即“掣淞入浏”),又疏浚上海县城东北的范家浜,使黄浦江流至吴淞口入注长江,此后吴淞口实际成了黄浦口,故有“黄浦夺淞”之说。
如今黄浦江冲成深广大河,成为太湖下游排水的主要出路,吴淞江淤塞为黄浦江支流。但吴淞江依然承担太湖上游水力,如果一旦淤塞……
陈惇的手指从地图上指过去,沿着一条条标注的线条:“太湖水会经湖东洼地弥漫盈溢,分流各港浦注入长江。”
这也就是为什么湖东洼地多淤田的原因,因为吴淞江经常淤塞,太湖水漫溢在湖东洼地上,将洼地两边原本的斥卤地全都灌溉成了淤田。
“这些淤田的主人是谁?”陈惇道。
“大部分属于姑苏陆氏,”归有光道:“也有苏州本地其他大户。”
陈惇露出一个果然如此的表情,却又问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些淤田,陆氏是在太湖发大水之前买下来的,还是发大水之后买下的?”
归有光一怔:“这我倒不曾注意。”
他想了想,命下吏将姑苏陆的田契送了过来,这东西在官府留了一份做备案,却方便了陈惇验证自己的想法。
“宣德四年七月,”陈惇道:“太湖大水,陆氏购得长白荡淤田四百亩。”
从这里开始,之后陆氏大部分都购买的是斥卤田。
“成化九年五月,陆氏购得元荡八十里外斥卤地六百亩。”陈惇道:“两个月后,太湖就发了大水,水流冲过了元荡,直接将这二百亩斥卤地冲刷为了上好的淤田。”
这世上有这么巧的事情吗?刚刚买了斥卤地,两个月之后就被漫溢的湖水冲刷为了好田,一次也就罢了,偏偏次次都是如此——难道他陆氏长了天眼,有未卜先知的神通?
陈惇看着最新的田契,只见上面写着“望虞河二百顷斥卤地”,时间正是今春一月,不由得眯起了眼睛。
众人兴致勃勃,从安亭江入吴淞江,一路吟诗作对,谈性大发,无不心旷神怡。
“小船行水如行陆,大船行水如行空。”聂豹怡然自得地扣着船舷,道:“果然如此啊。”
这一段水道确实平缓,众人看两岸风光更是无限明媚,不过等绕过这一段水道,众人就明显感觉船速变缓,而且略有吃力,船身甚至微微颠簸起来。
“船工,怎么回事儿啊?”邵芳就问道。
船工指着河道:“诸位老爷,前方水道淤塞,咱们的大船吃水太深,要过去的话,必须减轻船身重量。”
众人一看河道,不知不觉间果然已经缩小到只有十几丈的宽度,而前方还有几艘小船,看见他们的大船,纷纷避让一边,但显然大船如果不减重,根本无法行进。
邵芳一挥手,船工就将压仓的石头扔出去了,看着一筐筐的石块排入水中,岸上的人却大喊大叫起来。
“他们说什么?”众人在甲板上遥遥观望,不明所以。
“他们说,这石头不能扔进水里,”船工道:“这一段水道本来就淤塞地非常厉害,如果咱们的压舱石再扔进去,那河道几乎就堵塞了,连这么一点水也没了。”
邵芳想了想,道:“总不能把船停泊在这里,然后把压舱石弄到岸上去吧,老大人们还想游玩呢,这岂不是败兴?干脆这样,我们把石头扔进河里,然后给两岸百姓钱,让他们把石头打捞上来,这样大家都方便。”
邵芳伶俐圆滑,这个办法很便宜,只不过岸上的百姓却不肯,前来回禀的下人道,这些百姓觉得打捞石块费时费力。邵芳冷哼一声道:“这水道被堵塞住,清理淤泥困难,清理石块还不容易?刁民奸猾,分明是要问我多要银两。”
“樗朽,你有所不知,他们没有欺你,”归有光这个苏州推官,曾带领百姓清浚太湖,自然知道:“若是这江水满溢,自然是清淤困难,打捞石块容易,因为石块浮在泥沙之上;如果江水干涸,则清淤容易,而石块被埋积在淤泥之下,从滩涂中拖出来,需要相当大的人力物力。”
古代的疏浚淤泥方法是“水落则登滩挑挖,水涨则乘船淘爬”,不过除了工具简陋,所用的方法其实和后世清淤是一样的,都是要先搅动泥沙,然后再用人力器具挑挖淤积物,不过后世科技发达,除了有挖泥船之外,还有排泥管道。
众人见此,也都通情达理,就将大船停泊在岸,将压仓的石块取出来,放在了岸边。
“哎陆翁,”苏州知府王廷看着船工卸载石块,忽然道:“此情此景,我忽然想起姑苏陆的‘廉石’了,真为我辈为官之人的楷模啊。”
所谓“廉石”得了来历,要从姑苏陆祖先东汉时期的陆绩说起,陆绩是汉末庐江太守陆康之子,后出仕孙吴。他博学多识,对星历算数特别精通,撰著了《浑天图》,注释了《易经》和《玄学》等,皆传于世。关于他的记载有这么一段话,“陆氏在姑苏,其门有巨石。远祖绩尝事吴为郁林太守。罢归无装,舟轻不可越海,取石为重。人称其廉,号‘郁林石’。世保其居云。”
这是说陆绩为官清廉,在郁林做了太守任满还乡之时,身无重物,没有任何的钱财宝物,船轻不能越海,以巨石压舱。回家后将巨石置于家门口,人称“郁林石”或者是“廉石”。
陆家世代以此为荣,保留这块巨石,甚至弘治九年的时候,监察御史樊祉到苏州,闻得陆绩其人和郁林石的来历,便命人将这块郁林巨石从陆氏宅中移至城中察院场,造一座亭,放置其中,令人刻上“廉石”两字并着以红色,以为褒奖。
见陆执懋一边说着过誉,一边却深以为荣的样子,陈惇却猜测这个郁林石,并不是像书中写的那样,用来压舱的。这些石头和石兽也许另有其用,比如抛掷下去,就会使原本就淤塞的吴淞江更将淤塞,别说是打捞石块,就是清淤工作,都变得万分困难起来。
“如果吴淞江淤塞,”陈惇暗道:“太湖涨水,势必另寻泄口,这对姑苏陆有什么好处呢?”
陈惇就问岸上一个老农,道:“老伯,这水道淤塞这么严重,你们平日怎么不清理呢?”
“清理啊,儿辈们现在田也不理了,天天就在这儿挑淤呢,”这老伯道:“这淤泥也是好东西,挑到田里,水稻长得快。”
“那大家干活,应该很有干劲才是啊,”陈惇道:“怎么都懒洋洋地,不肯使劲呢?”
“嗨,往年清淤,官府都给钱呢,”这老农嘟囔道:“今年都过去快两个月了,也不见官府组织,更见不到钱。”
陈惇想起吴江县的县令李志庠,陆家派人威逼利诱,让他不要清淤,难道昆山也是如此?陆家到底要干什么?
一筐筐石头从船上投入江中,减轻了大船的重量,回到船上,众人游兴未减,正高谈阔论了没多久,船速又减慢下来,没走出二十里去,又遇到了一处淤塞,而且这淤塞比刚才那一处还危险,只能继续减重。
邵芳即使再考虑周详,也始料不及,气得脸色青白。倒是唐顺之与归有光道:“看来今年太湖有可能要涨水了,到处淤塞。”
知府王廷自然面色忧虑,径直吩咐大船往回开,船上少了欢声笑语,这一场所谓曲水流觞的宴会,顿时草草收场。
安亭文会结束之后,陈惇跟着王廷归有光回到长洲,他再一次调阅了太湖水文资料,同时调出苏州府的鱼鳞图册,仔细对照起来。
鱼鳞图册就是此时的土地登记簿册,将房屋、山林、池塘、田地按照次序排列连接地绘制,表明相应的名称,是民间田地之总册。由于田图状似鱼鳞,因以为名。
归有光将灯烛挑明,“怎么一直盯着图册看,看出什么了?”
“没什么,”陈惇道:“我以前一直以为苏州自古就是良田之地,今天看了图册才知道,原来苏州在永乐时期,甚至还有斥卤地四千顷,到嘉靖年间,斥卤地只有一千二百余顷了,看来是苏州百姓善于灌溉的原因。”
斥卤地就是盐碱地,归有光就道:“斥卤地怎么灌溉?这些都是因为太湖发大水,湖水淤灌斥卤,使斥卤之地,变为了淤田。”
古人就有“水灌斥卤,使生稻粱”的说法,陈惇就问道:“用湖水灌斥卤之地,这样得到的淤田,和普通田地有什么不同?”
“这种淤田是上等的良田,”归有光道:“甚至比官田价格还要高,所生水稻,不仅产量高,有时候还能一年三熟,所以无论百姓,还是大户都趋之若鹜。”
陈惇低下头去看鱼鳞图册,道:“这标注着‘淤’字的,就是淤田吧?”
归有光点了点头,陈惇继续查看起来,他发现这些淤田并不是分布在吴淞江两岸,而在太湖以东的洼地上。
太湖下游的入江入海通道,古有吴淞江、东江、娄江,统称太湖三江,分别向东、南、北三面排水。8世纪前后,东江、娄江相继湮灭。吴淞江成为了太湖的主要出海通道,而从11世纪开始,吴淞江也很快淤浅缩狭。明初时,因吴淞江淤浅严重,黄浦口淤塞不通,当时的户部尚书夏原吉主持疏浚吴淞江南北两岸支流,引太湖水入浏河、白茆直注长江(即“掣淞入浏”),又疏浚上海县城东北的范家浜,使黄浦江流至吴淞口入注长江,此后吴淞口实际成了黄浦口,故有“黄浦夺淞”之说。
如今黄浦江冲成深广大河,成为太湖下游排水的主要出路,吴淞江淤塞为黄浦江支流。但吴淞江依然承担太湖上游水力,如果一旦淤塞……
陈惇的手指从地图上指过去,沿着一条条标注的线条:“太湖水会经湖东洼地弥漫盈溢,分流各港浦注入长江。”
这也就是为什么湖东洼地多淤田的原因,因为吴淞江经常淤塞,太湖水漫溢在湖东洼地上,将洼地两边原本的斥卤地全都灌溉成了淤田。
“这些淤田的主人是谁?”陈惇道。
“大部分属于姑苏陆氏,”归有光道:“也有苏州本地其他大户。”
陈惇露出一个果然如此的表情,却又问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些淤田,陆氏是在太湖发大水之前买下来的,还是发大水之后买下的?”
归有光一怔:“这我倒不曾注意。”
他想了想,命下吏将姑苏陆的田契送了过来,这东西在官府留了一份做备案,却方便了陈惇验证自己的想法。
“宣德四年七月,”陈惇道:“太湖大水,陆氏购得长白荡淤田四百亩。”
从这里开始,之后陆氏大部分都购买的是斥卤田。
“成化九年五月,陆氏购得元荡八十里外斥卤地六百亩。”陈惇道:“两个月后,太湖就发了大水,水流冲过了元荡,直接将这二百亩斥卤地冲刷为了上好的淤田。”
这世上有这么巧的事情吗?刚刚买了斥卤地,两个月之后就被漫溢的湖水冲刷为了好田,一次也就罢了,偏偏次次都是如此——难道他陆氏长了天眼,有未卜先知的神通?
陈惇看着最新的田契,只见上面写着“望虞河二百顷斥卤地”,时间正是今春一月,不由得眯起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