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留守人员后,黄济带领一万余人马前往涿州与卢象升汇合。
兴汉军在天津的驻地是一个小型城池,墙体是用水泥加石块浇筑而成,墙高有十五米,异常坚固。除了面积小一点,各种防御设施甚至比天津还要齐全。
城头经过了优化,除了炮台开口比较大,其他的地方都是全封闭的,只留了方便射击和射箭的小孔。这样的设计无疑增加了大量成本,但是对于守城人员的防护做到了最大。而兴汉军最大的优势就是有钱,能用钱办到的事情鲁若麟从来不吝啬。
这样的设计对于攻城方来说就很不友好了,除非拥有大量的重型投石机或者火炮,否则想要攻上城头无异于痴人做梦。以前的攻城云梯完全成了摆设,只能从城门那里想办法了。
对于城门口的防护,瓮城是非常好用的设计,兴汉军怎么会不用呢?任何想要破城的人都会遭受无情的打击。可以说只要物资供应充足,这个小型的城池想要通过军事手段拿下来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要有大量人员伤亡的心理准备。
黄济带出来的部队保持了兴汉军的一贯传统,火枪兵和弩兵占了大部分。其他的还有骑兵、重装步兵、炮兵以及后勤人员,彻底贯彻了能够从远程干掉你绝对不会让你近身的原则。
有鉴于京畿地区秩序完全混乱,后勤物资不能得到保障,黄济携带了大量的补给。不光有武器装备,粮食也是大头。
兴汉军的军粮也不是传统的米面之类的,为了方便携带,都做成了干粮。借鉴了后世行军干粮的兴汉军干粮除了在压缩这方面有差距,其他的营养、方便如出一辙。一个小小的干粮块,用锅一煮就是一餐,有多少人就放多少块,方便的很。加上佐餐的罐头、咸菜之类的,对于行军餐来说,真的不能要求太多了。没有条件的时候,直接吃喝点水也行。
这样的干粮块都用防水油纸包着,除了后勤司大量储备之外,每个士兵身上也随身携带二十块。极端情况下,士兵靠这些干粮也可以坚持一个月的时间。
除了这些干粮,米面肉食黄济也带了不少,干粮是在补给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使用的,在能够采购到粮食的时候,部队还是会优先使用现成粮食的。
而且鲁若麟曾经叮嘱过黄济,卢象升部的粮食补给可能会非常困难,所以黄济部不但要携带自身的分量,还要考虑必要时支援卢象升的部队。
对于沿途大明城池敢不提供粮食补给的,或者花钱都不愿意卖的,鲁若麟告诉黄济,这些人就是贱,欺软怕硬,直接开干,不要有任何犹豫。
这也是因为鲁若麟知道历史上卢象升的部队就是受到了这样的对待,持身甚正的卢象升对这些地方官无可奈何,鲁若麟却不会如此死板,老子是来杀鞑子的,不是来受虐的。
鞑子的进军速度飞快,京师南边已经出现了小股的清军,黄济部在路上遇到了一些清军的先头部队。这些清军狂妄自大惯了,遇到黄济部的探哨时以为是明军的散兵游勇,毫不犹豫的发动了进攻。结果可想而知,这些人无非是来送人头罢了。
兴汉军的夜不收探哨装备是全军最好的,有特制的手弩、骑枪、钢制轻甲等,配备的马匹也是最好的战马。
这些侦察兵的训练更加严格,卢千奇对手下的兵要求很高,所以侦查团的士兵虽然少,但是可以说都是全军的精锐。
黄济部的侦察兵同样是在济州岛接受了统一训练的,这样的部队对上清军完全不落下风。少量清军直接被消灭,如果是大股的清军,侦察兵就会将他们引入到主力面前,进行围歼。就这样零敲碎打,当黄济部到达涿州时,居然收获了一百多鞑子的脑袋。
清军也发现黄济部这股明军战力不俗,而且军容整齐,完全不像其他的明军那样行军时战战兢兢的,张扬的很,一看就知道不好惹。
关于黄济部的消息也源源不断的送到了多尔衮和岳托那里,当他们知道黄济部就是上次大败阿济格的那支明军时,对黄济部立刻重视起来。
清军的游骑开始在黄济部四周出现,他们不再傻不拉叽的进攻了,只是远远的跟着,等待后续的大军来了再发动攻击。
卢象升在涿州等待各地援军到达,除了跟随在他身边的直属部队天雄军,还有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山西总兵虎大威,还有奉命前来支援的关宁军各部,是京师附近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可惜卢象升并没有得到明朝中枢的全力支持,因为卢象升是坚定的主战派,而崇祯因为愈演愈烈的内外危急,有了议和的打算,所以主张议和的杨嗣昌才会得到重用。
为了防止卢象升坐大,同时制衡的思维始终存在于皇帝和高层的脑中,所以朝廷对卢象升进行了分权。本来就兵力不占优的明军还分为了卢象升领导的宣大山部分和高起潜统领的关宁军部分,所以卢象升虽然名义上统领天下兵马,但是实力最强的关宁军缺不归他管辖。
而且在朝堂内没有强援的卢象升还被构陷作战不利,被贬职为兵部侍郎,戴罪立功。可以说战事未开,明廷的内斗就让军队的实力大损失,前景一片灰暗。
眼见卢象升实力大弱,大同总兵王朴又起了别样的心思,他借口大同方向发现敌情带着麾下的部队跑了。这样卢象升就有些坐蜡了,兵力严重不足,而毫不知情的崇祯皇帝却不断的催促他进兵。
面对困难的卢象升没有气馁,抱着杀身成仁想法的他没有推诿,依然决定主动出击寻找清军主力,而不是龟缩在城池里坐视局势恶化。
卢象升无疑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人格魅力更是不用说。面对危局,杨国柱和虎大威依然对他不离不弃,共同进退。这样的人你可以说他迂腐愚忠,但是也不得不表示佩服,这也是鲁若麟决定救他的主要原因。
正在营帐内研究敌情的卢象升见到弟弟卢象观没有通报就闯了进来,顿时眉头一皱,刚要开口训斥,就听卢象观高声说道:“大哥,有援军来啦!”
“这里是军营,没有什么大哥。”卢象升对弟弟们非常严格,军营里没有兄弟,只有上下级。
卢象观一愣,刚才是高兴坏了,忘了大哥的规矩,连忙正身说道:“大人,有天津援兵到达,正在营外求见。”
“天津来的援军?可是沈志祥来了?”卢象升对于天津援兵也是给予厚望,特别是上次大败鞑子的黄济部,这次特意行文天津要求前来增援。
“来的是快马,听说是沈志祥麾下的黄济部,详细情况要当面向你汇报。”卢象观也是明白自家大哥现在的处境,可谓是非常艰难和凶险,军队的士气也非常低落,天津援兵的到达无疑是一剂强心剂,可以让部队重新恢复信心。
“快把快马带过来。”卢象升听闻这个消息也是心中一喜。
很快快马就被带到了中军大帐,见到卢象升后立马单膝跪下说道:“天津总兵沈志祥麾下黄济部所属探马向乔参见总督大人。”
“起来搭话。”卢象升手一挥说道。
“是,大人。”向乔起身等待卢象升问询。
“你部现在何处?何时能够到达涿州?”
“回大人,我部还有半天就能到达,我家大人让属下前来通报,以便大人早做安排。”
“哦,这么快?我还以为还要等几天呢。沈大人来了吗?”
“总兵大人有守土之责,不敢轻离,现在还在天津防备鞑奴,这次来的只有我部。”
“你家大人带来了多少兵马?”
“全部人马有一万余。”
“这么多?可是实数?”明军向来有虚报兵马的传统,不怪卢象升有此疑问。
“我部从来不敢有虚兵。”对此向乔是非常骄傲的。
“好!那我倒是要好好瞧瞧当初杀鞑子如麻的军队到底是什么模样。”对于向乔一脸骄横的样子,卢象升非但没有反感,反而非常欣赏,这才是强军应该有的样子。
刚过中午,远处出现了大批军队的身影,尘土飞扬。卢象升知道黄济部来了,特意到军营门口迎接。一起的还有杨国柱和虎大威,他们对黄济部同样非常感兴趣。
待到黄济部走进,卢象升发现这支部队确实精悍。
前面是哨骑探马,四周也零散分布着骑兵,保护大军的安全,及时发现各种意外情况。
中军大队前面时步兵,身后紧跟着弩兵和火枪兵,后勤部队和火炮部队被保护在最中间,殿后的是骑兵大队。
这样的行军队列规规矩矩,没有什么意外。关键是士兵在行军中展现出来的姿态,没有懒懒散散的,都沉默不语各司其职,哪怕队伍拉得很长,整体队列都大致保持整齐,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绝对做不到。
卢象升等人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大致一看就知道人马过万是没得跑了。对于天津总兵麾下有如此多的精锐军队他们还是比较惊讶的,以前都说沈志祥手下有几千东江来的强兵,连鞑子都甘拜下风,如今看来传言有虚啊。光援军都出动了上万人,加上留守的部队,这个沈志祥手底下的干货不少吧。
等到黄济部走到近前,卢象升等人都是骇然,放眼望去,几乎每个士兵都装备了铠甲,明晃晃的简直亮瞎了众人的眼睛。
兴汉军的着装规定里,步兵是全身重甲,骑兵是胸甲,弩兵和火枪兵则只有前装胸甲片,头盔则是每个人都有一顶。
这些铠甲都是冲压成型的,用料结实、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与明军尚红不同,兴汉军的铠甲都是明晃晃的钢铁原色,只是在外面刷了一道清漆防锈,看起来就像一面面镜子一样。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亮闪闪的一大片,几乎照瞎了对面人的眼。
依靠济州岛的庞大钢铁产业,兴汉军里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铠甲,与明军只有军官和精锐部队着甲有着非常大的不同。
当然想要这样装备部队,有钱、有铁、有匠,缺一不可,还要再加上有一个舍得花钱的老大。这些条件兴汉军无疑都具备,才能给卢象升他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黄济骑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在看到卢象升之后,立刻打马上前,及到近前时翻身下马,单膝跪下行礼道:“天津总兵麾下参将黄济奉命帅部前来,今我部已至,请总督大人示下。”
“好!好!贵部辛苦了,一路远来,克期而至,我心甚慰。快快入营休息。”卢象升满脸喜色,快步上前拉起了黄济。对于这样一个生力军,卢象升即使再古板也知道必须尽力拉拢,肯定不会板着脸说话。
说完正事,黄济才起身与卢象升见礼,卢象升也热情的将麾下的两员大将杨国柱和虎大威介绍给黄济认识。
论官职,杨国柱和虎大威都是总兵,比黄济还要高两级,黄济应该用下官的身份见礼。不过军队里都是凭实力说话,就目前来看,在场诸人中黄济的实力最强。杨国柱和虎大威不敢托大,黄济刚要下拜就被他们拦住了,意思到了就行。
卢象升安排卢象观带黄济部在大营里安营扎寨,那里有原来关宁军和大同军留下的大片空地,足够黄济的部队驻扎。
黄济本人则被卢象升带到了中军大营,卢象升需要详细的了解情况,以便在后面的战事中好做安排。
对于黄济部的实力和特点卢象升并不了解,不像杨国柱和虎大威是多年的老部下了,用起来非常顺手。要想用好这样一支生力军,彼此的相互了解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卢象升也需要拉拢一下感情,否则再出现王朴那样的情况,对卢象升他们的打击就太大了。
兴汉军在天津的驻地是一个小型城池,墙体是用水泥加石块浇筑而成,墙高有十五米,异常坚固。除了面积小一点,各种防御设施甚至比天津还要齐全。
城头经过了优化,除了炮台开口比较大,其他的地方都是全封闭的,只留了方便射击和射箭的小孔。这样的设计无疑增加了大量成本,但是对于守城人员的防护做到了最大。而兴汉军最大的优势就是有钱,能用钱办到的事情鲁若麟从来不吝啬。
这样的设计对于攻城方来说就很不友好了,除非拥有大量的重型投石机或者火炮,否则想要攻上城头无异于痴人做梦。以前的攻城云梯完全成了摆设,只能从城门那里想办法了。
对于城门口的防护,瓮城是非常好用的设计,兴汉军怎么会不用呢?任何想要破城的人都会遭受无情的打击。可以说只要物资供应充足,这个小型的城池想要通过军事手段拿下来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要有大量人员伤亡的心理准备。
黄济带出来的部队保持了兴汉军的一贯传统,火枪兵和弩兵占了大部分。其他的还有骑兵、重装步兵、炮兵以及后勤人员,彻底贯彻了能够从远程干掉你绝对不会让你近身的原则。
有鉴于京畿地区秩序完全混乱,后勤物资不能得到保障,黄济携带了大量的补给。不光有武器装备,粮食也是大头。
兴汉军的军粮也不是传统的米面之类的,为了方便携带,都做成了干粮。借鉴了后世行军干粮的兴汉军干粮除了在压缩这方面有差距,其他的营养、方便如出一辙。一个小小的干粮块,用锅一煮就是一餐,有多少人就放多少块,方便的很。加上佐餐的罐头、咸菜之类的,对于行军餐来说,真的不能要求太多了。没有条件的时候,直接吃喝点水也行。
这样的干粮块都用防水油纸包着,除了后勤司大量储备之外,每个士兵身上也随身携带二十块。极端情况下,士兵靠这些干粮也可以坚持一个月的时间。
除了这些干粮,米面肉食黄济也带了不少,干粮是在补给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使用的,在能够采购到粮食的时候,部队还是会优先使用现成粮食的。
而且鲁若麟曾经叮嘱过黄济,卢象升部的粮食补给可能会非常困难,所以黄济部不但要携带自身的分量,还要考虑必要时支援卢象升的部队。
对于沿途大明城池敢不提供粮食补给的,或者花钱都不愿意卖的,鲁若麟告诉黄济,这些人就是贱,欺软怕硬,直接开干,不要有任何犹豫。
这也是因为鲁若麟知道历史上卢象升的部队就是受到了这样的对待,持身甚正的卢象升对这些地方官无可奈何,鲁若麟却不会如此死板,老子是来杀鞑子的,不是来受虐的。
鞑子的进军速度飞快,京师南边已经出现了小股的清军,黄济部在路上遇到了一些清军的先头部队。这些清军狂妄自大惯了,遇到黄济部的探哨时以为是明军的散兵游勇,毫不犹豫的发动了进攻。结果可想而知,这些人无非是来送人头罢了。
兴汉军的夜不收探哨装备是全军最好的,有特制的手弩、骑枪、钢制轻甲等,配备的马匹也是最好的战马。
这些侦察兵的训练更加严格,卢千奇对手下的兵要求很高,所以侦查团的士兵虽然少,但是可以说都是全军的精锐。
黄济部的侦察兵同样是在济州岛接受了统一训练的,这样的部队对上清军完全不落下风。少量清军直接被消灭,如果是大股的清军,侦察兵就会将他们引入到主力面前,进行围歼。就这样零敲碎打,当黄济部到达涿州时,居然收获了一百多鞑子的脑袋。
清军也发现黄济部这股明军战力不俗,而且军容整齐,完全不像其他的明军那样行军时战战兢兢的,张扬的很,一看就知道不好惹。
关于黄济部的消息也源源不断的送到了多尔衮和岳托那里,当他们知道黄济部就是上次大败阿济格的那支明军时,对黄济部立刻重视起来。
清军的游骑开始在黄济部四周出现,他们不再傻不拉叽的进攻了,只是远远的跟着,等待后续的大军来了再发动攻击。
卢象升在涿州等待各地援军到达,除了跟随在他身边的直属部队天雄军,还有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山西总兵虎大威,还有奉命前来支援的关宁军各部,是京师附近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可惜卢象升并没有得到明朝中枢的全力支持,因为卢象升是坚定的主战派,而崇祯因为愈演愈烈的内外危急,有了议和的打算,所以主张议和的杨嗣昌才会得到重用。
为了防止卢象升坐大,同时制衡的思维始终存在于皇帝和高层的脑中,所以朝廷对卢象升进行了分权。本来就兵力不占优的明军还分为了卢象升领导的宣大山部分和高起潜统领的关宁军部分,所以卢象升虽然名义上统领天下兵马,但是实力最强的关宁军缺不归他管辖。
而且在朝堂内没有强援的卢象升还被构陷作战不利,被贬职为兵部侍郎,戴罪立功。可以说战事未开,明廷的内斗就让军队的实力大损失,前景一片灰暗。
眼见卢象升实力大弱,大同总兵王朴又起了别样的心思,他借口大同方向发现敌情带着麾下的部队跑了。这样卢象升就有些坐蜡了,兵力严重不足,而毫不知情的崇祯皇帝却不断的催促他进兵。
面对困难的卢象升没有气馁,抱着杀身成仁想法的他没有推诿,依然决定主动出击寻找清军主力,而不是龟缩在城池里坐视局势恶化。
卢象升无疑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人格魅力更是不用说。面对危局,杨国柱和虎大威依然对他不离不弃,共同进退。这样的人你可以说他迂腐愚忠,但是也不得不表示佩服,这也是鲁若麟决定救他的主要原因。
正在营帐内研究敌情的卢象升见到弟弟卢象观没有通报就闯了进来,顿时眉头一皱,刚要开口训斥,就听卢象观高声说道:“大哥,有援军来啦!”
“这里是军营,没有什么大哥。”卢象升对弟弟们非常严格,军营里没有兄弟,只有上下级。
卢象观一愣,刚才是高兴坏了,忘了大哥的规矩,连忙正身说道:“大人,有天津援兵到达,正在营外求见。”
“天津来的援军?可是沈志祥来了?”卢象升对于天津援兵也是给予厚望,特别是上次大败鞑子的黄济部,这次特意行文天津要求前来增援。
“来的是快马,听说是沈志祥麾下的黄济部,详细情况要当面向你汇报。”卢象观也是明白自家大哥现在的处境,可谓是非常艰难和凶险,军队的士气也非常低落,天津援兵的到达无疑是一剂强心剂,可以让部队重新恢复信心。
“快把快马带过来。”卢象升听闻这个消息也是心中一喜。
很快快马就被带到了中军大帐,见到卢象升后立马单膝跪下说道:“天津总兵沈志祥麾下黄济部所属探马向乔参见总督大人。”
“起来搭话。”卢象升手一挥说道。
“是,大人。”向乔起身等待卢象升问询。
“你部现在何处?何时能够到达涿州?”
“回大人,我部还有半天就能到达,我家大人让属下前来通报,以便大人早做安排。”
“哦,这么快?我还以为还要等几天呢。沈大人来了吗?”
“总兵大人有守土之责,不敢轻离,现在还在天津防备鞑奴,这次来的只有我部。”
“你家大人带来了多少兵马?”
“全部人马有一万余。”
“这么多?可是实数?”明军向来有虚报兵马的传统,不怪卢象升有此疑问。
“我部从来不敢有虚兵。”对此向乔是非常骄傲的。
“好!那我倒是要好好瞧瞧当初杀鞑子如麻的军队到底是什么模样。”对于向乔一脸骄横的样子,卢象升非但没有反感,反而非常欣赏,这才是强军应该有的样子。
刚过中午,远处出现了大批军队的身影,尘土飞扬。卢象升知道黄济部来了,特意到军营门口迎接。一起的还有杨国柱和虎大威,他们对黄济部同样非常感兴趣。
待到黄济部走进,卢象升发现这支部队确实精悍。
前面是哨骑探马,四周也零散分布着骑兵,保护大军的安全,及时发现各种意外情况。
中军大队前面时步兵,身后紧跟着弩兵和火枪兵,后勤部队和火炮部队被保护在最中间,殿后的是骑兵大队。
这样的行军队列规规矩矩,没有什么意外。关键是士兵在行军中展现出来的姿态,没有懒懒散散的,都沉默不语各司其职,哪怕队伍拉得很长,整体队列都大致保持整齐,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绝对做不到。
卢象升等人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大致一看就知道人马过万是没得跑了。对于天津总兵麾下有如此多的精锐军队他们还是比较惊讶的,以前都说沈志祥手下有几千东江来的强兵,连鞑子都甘拜下风,如今看来传言有虚啊。光援军都出动了上万人,加上留守的部队,这个沈志祥手底下的干货不少吧。
等到黄济部走到近前,卢象升等人都是骇然,放眼望去,几乎每个士兵都装备了铠甲,明晃晃的简直亮瞎了众人的眼睛。
兴汉军的着装规定里,步兵是全身重甲,骑兵是胸甲,弩兵和火枪兵则只有前装胸甲片,头盔则是每个人都有一顶。
这些铠甲都是冲压成型的,用料结实、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与明军尚红不同,兴汉军的铠甲都是明晃晃的钢铁原色,只是在外面刷了一道清漆防锈,看起来就像一面面镜子一样。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亮闪闪的一大片,几乎照瞎了对面人的眼。
依靠济州岛的庞大钢铁产业,兴汉军里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铠甲,与明军只有军官和精锐部队着甲有着非常大的不同。
当然想要这样装备部队,有钱、有铁、有匠,缺一不可,还要再加上有一个舍得花钱的老大。这些条件兴汉军无疑都具备,才能给卢象升他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黄济骑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在看到卢象升之后,立刻打马上前,及到近前时翻身下马,单膝跪下行礼道:“天津总兵麾下参将黄济奉命帅部前来,今我部已至,请总督大人示下。”
“好!好!贵部辛苦了,一路远来,克期而至,我心甚慰。快快入营休息。”卢象升满脸喜色,快步上前拉起了黄济。对于这样一个生力军,卢象升即使再古板也知道必须尽力拉拢,肯定不会板着脸说话。
说完正事,黄济才起身与卢象升见礼,卢象升也热情的将麾下的两员大将杨国柱和虎大威介绍给黄济认识。
论官职,杨国柱和虎大威都是总兵,比黄济还要高两级,黄济应该用下官的身份见礼。不过军队里都是凭实力说话,就目前来看,在场诸人中黄济的实力最强。杨国柱和虎大威不敢托大,黄济刚要下拜就被他们拦住了,意思到了就行。
卢象升安排卢象观带黄济部在大营里安营扎寨,那里有原来关宁军和大同军留下的大片空地,足够黄济的部队驻扎。
黄济本人则被卢象升带到了中军大营,卢象升需要详细的了解情况,以便在后面的战事中好做安排。
对于黄济部的实力和特点卢象升并不了解,不像杨国柱和虎大威是多年的老部下了,用起来非常顺手。要想用好这样一支生力军,彼此的相互了解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卢象升也需要拉拢一下感情,否则再出现王朴那样的情况,对卢象升他们的打击就太大了。